第一卷 第13章 正妻的位置 (第1/2页)
魏熹宁抬起头,看向绚烂盛大的烟花,唇边竟绽出笑来。
这笑看的春桃心中忐忑,她喉头滚了滚,犹豫道。
“去街上再逛逛吗?前面还有杂耍的。”
“好。”
耳边的欢呼议论还在持续,魏熹宁没有停留在原地继续看了,随着人潮往杂耍的地方去。
春桃路上看到新鲜,买了两个面具,一人戴了一个。
杂耍台子还没到,倒是看到猜花灯的,魏熹宁停下步子,来了兴致。
只见一个小少年站在台子上,竖起手指放在唇边,“嘘——”
“猜中谜底最多的人,可获得今日的彩头,澄泥砚一方。”
那少年指了指面前桌案之上的乌木盒子。
说完了彩头,他转身拿过身后的纸笺,继续说道。
“这第一题,可听仔细了。”
“玉盘悬空照九州,盈亏不语写离愁。姮娥捣药千年恨,曾照古人共白头。”
第一题十分简单,魏熹宁脱口而出,“月亮。”
与她一同出声的,还有站在她身旁的一名男子。
两人不约而同转过头看向对方,在看清来人时,魏熹宁倒是有些意外。
此人正是燕启科考那一届的状元郎——鄂景明。
他比燕启还年轻了几岁,却在殿试生生压住了燕启,所以燕启才只得榜眼。
只是因为出生寒门,没有世家支持,如今发展尚不如燕启,在御史台做个五品中丞。
听闻他年已二十四,却尚未婚配,性子淡漠,也不参与朝中官员关系往来,是个淡泊名利之人。
只见鄂景明对她拱手一礼,唇边的笑意也只是礼节,看不出他有几分喜悦,倒真如了外边的传言,淡漠至极。
魏熹宁微微颔首算作回礼,回过头继续听题。
“这第二题可要难一点了啊,诸位听好了。”小少年继续说着。
“身披铁甲列阵行,兄弟齐心算分明。商贾持我量天下,将军借我计刀兵。”
他的话音刚落,两人又是异口同声答道。
“算盘。”
“看来今天的竞争很激烈啊。”少年打趣着。
魏熹宁没有再往旁边看去,倒是鄂景明看了一眼旁边这个戴着面具的姑娘。
春桃对这些风雅之事兴趣缺缺,闻到了不远处小摊的香味,悄声跟魏熹宁打了招呼就跑去买煎饼了。
“第三题,琉璃腹内藏冰心,一点朱砂燃到明。夜夜伴君读万卷,泪尽成灰亦无声。”
魏熹宁倒是知道答案,只是这次没抢着答了。
但这次一同出口的却是两道男声,“油灯。”
随着话落,一男子站到了魏熹宁的左侧。
她侧首看去,就看到燕启带着自信的笑脸,在他身侧,魏心月正牵着燕明,神色欢快。
魏熹宁本欲直接离开,但转头却没找到春桃,怕她回来找不着人,魏熹宁不动声色往右侧挪了挪,继续等着春桃。
燕启转过头来,没认出魏熹宁,倒是看到了鄂景明,两人互相点了个头。
接下来的题,魏熹宁只是静静听着。
而那两人却分毫不让,或者应该说是燕启不愿让,好似想争回科考中的那一口气。
至于鄂景明,魏熹宁猜想他确实想要那块澄泥砚。
毕竟他家境贫寒,为官之后也从未有贪财之举,而澄泥砚却是珍稀之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