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最好的归宿 (第1/2页)
“成祖皇帝虽说是造反得来的皇帝,但在位时创造的赫赫文治武功,足以说明,他配得上皇帝之位。”
“在我看来,他的功绩丝毫不输给老爹洪武帝,洪武建立了大明,永乐开创了盛世,用一个‘祖’字,毫不为过。”
“是极,是极,洪武是开创之君,却也给子孙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坑,幸好有永乐帝帮忙兜底,否则大明指不定变成什么样了。”
“……”
朱棣以他过硬的文治武功,得到了两个世界百姓的认可。
皇帝,就该如此。
这时,天幕传来一声叹息。
【再华丽的建筑,敌不过岁月的侵蚀。】
【再厉害的皇帝,也终有老去的一天,永乐帝也是如此。】
【朱棣第四次远征漠北结束后,年过六十的他,身体机能的严重衰退,只怕时日无多。】
【这位戎马一生的英雄皇帝,感到了疲倦,也想着好好休息休息,安静过完自己剩下的岁月。】
【然,世间之事,往往难以尽如人意,班师回朝次年,鞑靼再次兴兵作乱。】
【朱棣不顾群臣反对,强撑着身子御驾亲征。】
【他知道自己这次出征可能回不来了,但他一点也不后悔,他要用自己的生命,还大明一个太平盛世。】
【朱棣对儿孙说:“朕年轻时随徐达大将军出征,看到两淮之地、鱼米之乡,惨遭敌人蹂躏,要是在这样下去,大明的孩子可能连唐诗宋词都不知道怎么读?我老头子单刀匹马,也不能让敌人跨进长城一步。”】
看到这里,两个世界的人眼眶都湿润了。
朱棣一生都在践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他五征漠北,打的不是皇帝个人的丰功伟业,而是民族的尊严和气节。
【五次远征漠北,朱棣又一次赢得胜利,杀得敌人闻风丧胆。】
【最后这一战,彻底燃尽了朱棣为数不多的生机。】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朱棣病逝于回京途中,享年六十五岁。】
【永乐帝生于元朝末年的战争,最后死于战争,首尾相连,起始亦是终。】
【纵观有明一朝,能够与太祖朱元璋相提并论的皇帝,也只有成祖永乐一人。】
原大明。
洪武朝。
“唉,起始亦是终,时也命也!”
朱元璋内心悲痛,复杂到了极点。
尽管他再怎么不情愿,也不得不承认,朱棣这个皇帝做得相当优秀。
五征漠北,平定中南半岛,迁都北平,编撰《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弘扬大明国威,缔造永乐盛世,打得外族蛮夷不敢进犯……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愧于‘成祖’这个庙号。
朱元璋本来还想盘点结束之后,好好训朱棣两句,要他懂得尊重朱标这个大哥。
但在此刻,想好的话,竟是怎么也说不出口。
老四这皇帝当得,连他这个开国太祖都有些自愧不如。
永乐朝。
“父皇!”
“皇爷爷!”
看到天幕中朱棣病死归途,朱高炽、朱高煦、朱瞻基等儿孙悲痛不已,眼眶通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