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悟空答道 (第1/2页)
孙悟空驾起筋斗云,往铁刹山来;不一时来至铁刹山八宝洞,真好景致,怎见得?有赞为证:
金碧辉煌,珠玉灿烂;青葱婆娑,苍翠欲滴。仙鸾仙鹤成群,白鹿白猿作对;香烟缥缈冲霄汉,彩色氤氲达碧空。雾隐楼台莲叠叠,霞盘殿阁紫隐隐;祥光万道临福地,瑞气千条照洞门。
整座山灵气弥漫,一切勃勃生机,不见衰亡,不显枯萎,乃是造化气象,真人道境。
孙悟空初入铁叉山,但见亭台处处,楼阁频起,山林片片之间,奇花异草无数,其间有生灵来往奔走,俱都是些仙禽神兽,偶有得道者,吞日月精华,吐灵珠淬炼,实在是神仙世界,令其吃惊不已。
八宝洞内卢圣端坐莲台,心中有感,慧眼一观,早已看见孙悟空来到,微微一笑,即命守山大神去迎。
话说孙悟空至八宝洞,不敢擅入,突然传来一声:“孙悟空,哪里去?”
悟空抬头一看,此大神一身金甲,却是獐头鼠目,不正是黄风大圣吗,当即喝道:“黄风怪,你怎么在这里?”
黄风大神双手一拱,笑道:“大圣,我已跟了天尊老爷,受了善果,被封为守山大神,镇守仙山,常听法教。”
孙悟空哈哈笑道:“你这黄风怪,你还要感谢俺老孙呢,当初不是俺老孙饶了你,你已此做了黄风岭的尸鬼矣,今日得了正果,在圣师处镇守铁刹山,称为大神,你叫不得我一声老爷?”
黄风大神陪笑道:“大圣,古人云,君子不念旧恶,只管题他怎的!老爷着我来迎你哩。”孙悟空就端肃尊诚,与大神到了八宝洞内,参拜文昌天尊。
孙悟空进内,见一道人端坐祥台,绽放万丈神华,旁边有童子在侧随侍。
大罗天阙,文昌天师。尊居九霄之高,位正中天之位。
佛号普贤王佛,道称妙岩玄尊。
旋玑玉衡齐七政,总天经地。日月星宿约四时,行黄道紫。
万星宗师,诸天统御。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万象教主,无极元皇。中天文昌,凌霄天师。
孙悟空感受到卢圣身上那晦涩如渊的浩瀚神威,不敢怠慢,向前稽首,道:“孙悟空拜见天尊。”
卢圣面容安详恬淡,闻言,眸光绽放,宛若开天辟地之初的第一缕神辉,照耀大千,普照周天,万物生辉,淡淡地望了一眼孙悟空。
一眼就让孙悟空浑身冰凉,心中震动不己,仿佛所有暗藏的秘密都被其看穿了一样,不禁面色大变。
“咦,竟然已斩去恶尸,进入混元之境!”卢圣眼中闪过赞许之色,轻轻赞道。
孙悟空一听此话,心里大为佩服。但更令他不可思议的是,从这位文昌妙岩天尊身上感应不到有法力的存在,这说明两者的修为相差天壤之别,才会出现这种情形。平生也只有自己师尊菩提祖师,可是观音菩萨、镇元大仙等人,都没给他这种感觉过。
“悟空,你如今已斩去恶尸,修成托天巨猴化身,夺取天地造化之功,日后证得那不生不灭的混元道果,才能真正脱去天命掌控,不生不灭,旁观那宇宙演变轮回,亿万时间不过是一点流沙而已。”
孙悟空搔搔头,不好意思道:“俺老孙也不知道这猴子是怎么跑出来的呢?”
卢圣笑道:“天道渺渺,仙道漫漫他。悟空,贫道问你三个问题。若你的回答让我满意,我便传授你混元大道,你看如何?”
孙悟空点头喜道:“好!”
卢圣目光望向远方,远方,天地渺远,山云一片,淡然道:“孙大圣,何为道?”
一听提问,孙悟空一愣,他修道无不有数千年甚至上万年,修真悟道乃是修者的日常功课。只是,这猴子大都热衷于一些具体的功法要诀,对于大道本身的思考反倒极少。
沉吟好久,才朗声道:“长生!”
自从在花果山中亲眼见到一位朝夕相处的伙伴死去,孙悟空就已经立下志向,此生追求之大道,必须是且只有是长生大道。唯有长生,才能摆脱死亡;唯有长生,才能超越凡俗;唯有长生,才能有机会实现自己其他的梦想。
卢圣略一点头道:“大道即长生,这并没有错。只是,略俗了些。人人都说孙大圣乃玲珑心肠,今日回答,却也未见高妙!”
孙悟空双眼紧盯卢圣,道:“请天尊指教!”
卢圣道:“巫妖大劫期间,北方有一大龟,龙头蛇尾,背甲阴阳八卦之纹。那龟身长一千三百万里,甲背宽八百万里。那龟每千年方呼吸一次,每万年方睁一次眼。我修行十万年,它就大睡了十万年。这大龟寿元已经经历数十个纪元噫!不知如此长生,孙大圣以为如何?”
孙悟空闻言,沉默不语,好一会,拱手道:“受教了,不知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卢圣一笑,道:“孙大圣,何为道?”
孙悟空又是一愣。这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不是一样的吗?
随即立刻道:“得大自在,大逍遥!”
卢圣不可置否,道:“哦?不知孙大圣有何解?”
孙悟空道:“昔年我曾游南赡部洲,曾见一猴被人抓捕,关在笼中。主人乃一仙人,他告诉小猴,只要小猴乖乖呆在笼中,让他每天取一滴鲜血,那么,他就能天天为小猴提供灵果灵酒,让小猴再不用受日晒雨淋、饥肠辘辘之苦。可是,小猴并没有答应。他宁可拗断双手,也要砸烂枷锁,逃离牢笼,重新回归山林。虽然在山林中有狼虫虎豹威胁,经常食不果腹,可是,小猴却觉得相比笼中生活要幸福太多。”
孙悟空又道:“修道是为长生,若为长生放弃自由,那毋宁死!”
卢圣大笑道:“好,好,好!说得好,为得自由身,毋宁弃长生!孙大圣,你这个答案我很满意!”
孙悟空一拱手,道:“请天尊出第三问。”
卢圣眨眨眼睛,道:“孙大圣,何为道?”
旁边小童一听,顿时都笑了起来。这卢圣天尊是不是耍人啊?接连三个提问都是何为道。这出题是不是也太不走心了?
那边孙悟空却陷入了深思。
何为道?何为道?何为道?自己真的想明白了吗?
孙悟空闭上双眼,陷入往事之中。
孙悟空想起了在花果山中和群猴玩耍嬉戏、一派天真烂漫;想起了在斜月三星洞中与诸位师兄弟一起砍柴学礼,躲在烂桃山中吃遍三千桃林;想起了花果山聚义,和六个兄弟举杯畅饮斗酒狂欢;想起了五百年苦苦等待终于法帖被揭下、纵身而起脱去牢笼的喜悦;
想起了高老庄中假扮高小姐戏耍又呆又萌的猪八戒;想起了在五庄观中三兄弟偷尝人参果;想起了朱紫国王与金圣宫对自己感激涕零的眼神;想起了金兜洞前和青牛精畅快地三百回合大战……
啊,漫漫求仙路,悠悠问道心,多少欢欣事,皆如一场梦!
孙悟空又想起了当年自己乘着木筏东渡大海,海上波涛汹涌,好几次差点葬身鱼腹;想起了在通明殿前,如来佛祖翻下手掌之时那一抹冰冷透骨的眼神;想起了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没有一个故人前来探问的孤独与悲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