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鼎定九州 (第1/2页)
洪荒水患源头既除,剩余的一些作乱妖邪虽然不乏厉害之辈,却成不了什么气候,大禹手执开山斧,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地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带领治水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经过十三年努力苦功,终于治水成功。
就在十三年中,他走遍各大山川,治水的同时还还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每治理一个地方,都主动团结氏族部落酋长,完善政权建设,使百姓安居乐业,在民众中建立了极高的威望。
不觉间时光飞逝,舜帝在位三十九年时,死于南巡途中的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舜帝起于草莽之间,行孝悌之事,光耀万古,后世之中一直尊其为楷模,流芳于世。
舜帝既死,依其生前所禅让之大禹即位。大禹治水之时,曾走遍天下,对各地地形,习俗,物产了如指掌,便重新将天下划分为九大州,会盟诸侯,天下咸服。
就在这年,大禹依舜帝流传的习惯,到南方巡视,并约定与各方诸侯在涂山会盟。正是这次会盟,才令安定的洪荒再起风云,巨变横生。
大禹王南巡,行至涂山,这日正在行宫中与诸大臣商议事务,静候与诸侯会盟之日,有一侍卫匆匆跑了进来,行礼叩头之后禀报,“启禀陛下,弥勒道长在行宫外求见。”
大禹得报,慌忙命令侍卫,“怎的怠慢,快快迎进来。”
侍卫又跑下去,不多时就见弥勒大袖飘飘,脚不沾地的转过回廊,行经园囿,来到大殿之上,见得大禹,单掌竖立,微微躬身,口中唱道,“陛下,贫道稽首了。”
大禹王笑着应道,“道长不必多礼,左右快与道长赐坐。”大禹令下,便有一个侍卫搬一张青木方椅到大殿左首,道人也不客气,径直坐了下来。
大禹见弥勒坐定,方才接着问道,“道长有何见教,请道其详!”
弥勒笑道:“贫道近因偶感天机,有一事,功在人族千秋万代,特来告知陛下。”
大禹听弥勒出口惊人,也自肃然,在龙椅上微微欠身,低声问道:“道长所说何事,如此重要,还请一一详尽道来。”
弥勒朗声一笑,娓娓道来:“陛下穷十余年之力,调整洪荒水患,功泽千秋,而今天下九州分定,人族昌盛,却需知晓。凡事都不脱盈虚消长。上古巫妖两族何等强大,都难免族灭身陨,而今人族虽显一时繁荣,却还比不得当年两族。陛下可曾思量未来人族结果?”
大禹闻此语一震,沉思一下,应道,“人族有太清圣人,女娲娘娘,卢圣圣师护佑,如此难道不可保长盛?”
弥勒摇摇头道:“陛下之言不差,但当年之妖族也有圣人女娲娘娘护佑,仍旧灭族,可见一族之长盛不衰,仍在自身。”
大禹起身,道:“敢请道长详述其中天机。”
弥勒道了声佛号,道:“须知一族发展,全凭天机气运。而气运之事,最难评断。若是气运悠长,便可繁盛不衰,气运不足,就难逃灭族绝种之祸。人族需要一件镇压一方气运绝佳之物。”
话说到这里,众人方才明白过来,只是仍旧有许多迷惑。夏禹便出声问道:“道长认为我人族该以何物镇压气运呢?”
弥勒轻轻一笑,将右手袖袍轻扬,九只青铜方鼎都只几寸高下,漂浮在虚空中,瑞彩纷呈,霞光绚烂,紫色光气冲起,氤氲如雾,典雅庄严中更增添了几分轻灵飘逸灵动之气。
“吾师,西方圣人炼制这九只方鼎,可镇压九州之气,以保人族昌隆繁盛!“
大禹见九鼎烟霞幻彩,迷离神异,心中大是欢喜,“多谢圣人美意!”
”无量寿佛,陛下只要把这九鼎放入九州,人族便能千秋万代昌隆不断。”
大禹在陈都东边七十里处修建了一个巨大的祭坛。在日中之日,献上百兽祭品,用草木扎成千种形态,祭献上天,底下无数人族拜祭。只见大禹更是站在祭坛之上,大声的诵读祭文:
“今我人族大禹,率领洪荒人族,祭拜四方。祝告我人教老子圣人,以及原始圣人,以及女娲圣母,准提圣师等诸天先圣。今我等借圣师所炼之鼎,祭之以万民所信。鼎镇人族,镇压九州四野。人族不灭,九鼎不沦;九鼎不破,人族不失。
凡九州之内,一干仙、神、人、鬼,与我人族功过,借以这造化九鼎为引,天地为鉴;以我人族气运为压,当行之赏攻罚过!凡虐我九州之人、神、仙、鬼,必遭天谴。九鼎为凭,气运为压,天地为见。”
说完,只见祭坛的中间,九个古鼎发出玄色的光芒,随后只见那古鼎迅速变大为百丈高下,大放青色毫光。就在古鼎放出豪光的时候,诸天星斗一阵大亮,尽管是在白天,一众人族也发现了都天星斗的异常,紧接着,太阳星发出一道金光,直直的射到了祭坛之上,随后而来的便是诸天的星光。
异象纷呈,笼罩整个洪荒,人族早已看的眼花缭乱,天降异象,使得人族的族人更加的坚信大禹做了一件造福整个人族的大事。不但是陈都周围部落的人族,就算远离陈都的人族也纷纷放下手中之事,大声祈祷。
随后九鼎散发出一阵七彩霞光,天空中只见万千信仰之光汇集于此,被源源不断的吸入九鼎之中,那太阳金光和周天星光也仿佛是流水一般注入到祭坛的中间,九鼎将这信仰之愿力和周天星辰之力吸入完全,浑身气息大盛。
不过就在此时,大变陡生,天边集来乌云,云中电光四射,隐有滚滚雷声,一道电光降下,在场诸人尽皆重伤,九鼎也受到震动,腾空而起,翻滚不定。
夏禹脸色大变,不知所措,不由把头转向一旁的弥勒求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