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残破佛像,半卷心经!【三更】 (第1/2页)
“玄奘?”
“唐玄奘?”
“唐僧?!”
听到一心说出的法号,钟无咎大吃一惊。
试问整个华夏有谁不知道唐僧唐玄奘的名字!
而听到这个名字,钟无咎第一时间脑海中就浮现出了那个懦弱胆小,不分青红皂白,只知道念紧箍咒折腾猴哥的和尚,一想到那家伙哼哼唧唧的死出摸样钟无咎就不由得眼角微抽。
说真的小时候看《西游记》他最讨厌的就是这个角色,特别是三打白骨精那段,他真恨不得把这死秃驴从电视里面拽出来,暴打一顿给猴哥出气。
“阿弥陀佛!”
看着钟无咎那大吃一惊,眼角抽搐的摸样,一心和尚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随后无奈的摇了摇头,宣了声佛号,道:“施主误会了,我老师乃是玄奘法师,虽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但却绝非那般懦弱不堪,是非不分的愚僧。”
说道这,一心和尚微微顿了顿,然后接着说道:“我老师十三岁在净土寺出家,遍读佛典,一心向佛。后贞观元年见饥荒之难,不忍世人受苦,遂西出玉门关,一路西行,穿越沙漠,爬越高原,攀登雪山,九死一生才抵达天竺那烂陀寺,师从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及梵文、还有一系列佛门典籍。”
“苦修十八年后,老师于贞观十九年返回长安,共带回舍利150颗,佛像8尊,经文657部,引得天下震动。”
“随后老师也是在余生中一直翻译佛经,并将毕生所学统一起来,奠定法相宗,也就是唯识宗理论基础,被世人尊称【三藏法师】!”
提起老师,一心和尚神色变得尊敬且凝肃:“老师西行取经,一无大圣庇佑,二无诸佛相助,全屏自身大智慧和大毅力方有此果,哪怕在天竺亦在论道中折服诸多外道,被其尊称为【大乘天】,又岂是一部传记小说中的愚僧能够相提并论的!”
“呃,是那个三藏法师啊……”
听到一心和尚这番话,钟无咎这才突然记起自己曾经在历史书上看过的一些内容,随后反应过来,立刻道歉:“万分抱歉,是我误会了。”
他记得历史上的确有一名高僧名为玄奘,又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在整个佛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其弟子也有不少名人,特别是其大弟子“辨机和尚”甚至还跟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搅合在了一起,闹出了不小的丑闻。
若一心和尚的师傅真是那位凭借一己之力西行取经的高僧,那对方还真说不定有本事能推算到今日的一切!
毕竟据说佛门之中就有“宿命通”的神通,甚至能够预知未来,以三藏法师的修为做到这一点也不是不可能的!
“无事,那吴承恩本意是好,只是夹杂了太多东西,以至于后世之人对老师产生了一些误解罢了。”
一心和尚大度的笑了笑,道:“施主既是老师所说的有缘之人,那老师当时留下的东西也就可以交给施主了。”
话音落下,一心和尚右手轻轻一挥,那阿弥碑前的泥土便竟是层层分开,随后一尊残旧的佛像和半卷破烂不堪的经文也缓缓从泥土中浮现出来。
出乎钟无咎预料的是,哪怕时隔千年这佛像和经文似乎也并未遭到时间的洗礼,除了原本残旧和破损的痕迹之外并没有任何腐朽或者风化的现象。只是这佛像和经文太过残旧,几乎难以看出原本的面目。
其中佛像乃是一尊身形枯瘦矮小的佛陀,虽体格不大却自有一番威严,同时隐隐间有股强烈的战意孕育其中,哪怕这佛像已经陈旧,几乎看不出原本面目,可一眼望去钟无咎却依旧生出一种这佛像随时会一跃而起,与自己一战的诡异感觉!
而在他的凝视中,点点数据也是从他的脑海中浮现。
【斗战胜佛神像(残):蕴含着一缕斗战胜佛战意的残像,真灵已经沉睡,需要特殊的手段方能唤醒。】
“卧槽!”
脑海中浮现出的资料让钟无咎脸色一变,下意识的惊呼出声!
这竟是猴哥的神像?
而且还蕴含着猴哥成佛之后的一缕战意?
可下一刻钟无咎却又皱起了眉头:“这不对啊……”
根据一心和尚所说,这玄奘法师并不是《西游记》里面的唐僧,只是其原型而已,那既然如此那玄奘法师手上又为何会有这尊斗战胜佛的残像?
那斗战胜佛又跟带领诸多妖圣打碎诸界通道,被那些诸界天骄称之为“大圣”或者“猴子”的超强存在有何关联?
还有《西游记》中的猴哥,齐天大圣美猴王,又是否便是那位所谓的大圣?
若这一切都有关联,那吴承恩的小说到底是虚构的,还是在某种力量影响下所记录的“真实”?
一时间,钟无咎只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某个巨大的漩涡之中,似乎看清楚了一些什么东西,又似乎什么都没能看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