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购买物资,窑洞谈话 (第2/2页)
“谢谢你老王。”谢长伟挤出一丝笑容:
“也谢谢县委的同志,要不是你们,估计我就该去见马克思了。”
“呵呵~说啥呢?”王福山嗔怪道:“你这叫做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
说话间警卫员便端来了一碗香喷喷的白面疙瘩汤,上面还撒了些葱花和几滴香油,
让人看了食指大动。
“老谢,赶紧的,趁热吃,完了好吃药。”王福山催促道。
谢长伟望了眼疙瘩汤,喉头咽了咽,虽说饿得慌,不过还是推拒道:
“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细粮还是留给伤病员吧。”
“少废话,你现在就是伤病员,你好了也能给我减轻点负担,现在我可是政军两头挑,太累啦!”
说罢王福山就将碗筷放在炕上的木桌上。
“那行吧,可就这一回哦。”谢长伟身子太虚弱了,面对疙瘩汤的诱惑,他根本抵挡不了。
于是拿起筷子就唏哩呼噜吃起来,几大口疙瘩汤下肚,顿感舒坦不少。
问道:“对了老王,下午我听你们说这药跟粮食,都是那个川省来的商人带来的?”
“嘿嘿~,没错,就是我川省老乡。”王福山得意之后,有些疑惑道:
“不过我也纳闷,这么远的地方,他是怎么过来的?而且还得穿过封锁区。”
一口气吃完疙瘩汤,谢长伟抹了把嘴,附和道:
“是啊,老常现在跟疯了一样,不但封锁咱们,连老百姓都不放过。”
“这药跟粮食能运进来,恐怕得费不少功夫,以后等见着他,可得好好感谢一下,顺便问问能不能稳定提供物资。”
“没错!”王福山点点头: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只要能稳定提供物资,就算是数量少一点,那总比没有强。”
“而且啊,对方提供的东西不但好,价钱还便宜,也算是个有良心的商人。”
这年月的商人能不奇货可居,大发国难财就不错了。
像苏文这种商人,在这个年代,说一句大善人都不为过。
要是苏文听到这个评价,高低得往地缝里钻。
因为之前这一趟,他可是整整赚了百万倍利润。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总不能直接送吧?
估计这种行为更加会引起对方胡乱猜想,说不定还会被当成特务对待。
所以没办法,苏文只能‘含泪’怒赚百万倍利润..
谢长伟同意对方的看法:
“不错,等他下次再来咱们这边,一定要好生接待,千万不能用打土豪的眼光看待对方,总不能让爱国商人,流血又流泪吧。”
王福山微微颔首,习惯性的想要拿兜里的烟,抓了一阵却什么也没有。
这时他才想起,口粮已经断了一个多月。
“我明白老谢,况且对方还是我的小老乡,于情于理都应以礼相待。”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部队的事情,听说中Y红军即将抵达陕北,
对于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两人皆是面露欣喜。
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军团也就有了主心骨,再也不是孤悬于这个不毛之地。
眼看一炷香过去,王福山叮嘱着对方把4颗胶囊顺下去,这才满意的离开了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