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另类的启蒙课 (第2/2页)
尤其是配合草经中的各种药物功效,往往会造成一种“死亡比活下去更加艰难”的选项。
好在兮萝不是人类,并不会产生那种物伤其类的感觉,反而饶有兴致的旁听着李伯阳的讲解。
动物和人体的结构固然不同,但基础的原理还是相通的。
别说是寻常的动物了,就算是那些强悍的精怪,一旦被攻击到了要害和弱点,也不会表现的比普通动物强上多少。
当然了,兮萝之所以能够耐心地听下去。
除了李伯阳上午嘲笑自己是文盲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学习箴言符咒。
李伯阳其实从很早之前就意识到。
这个世界与自己前世的地球不同,有些东西是不能够照本宣科的。
就比如说淮江女巫留下的那十二枚箴言符咒,那就是地球上完全没有的东西。
一开始,李伯阳只是简单的将其理解成为某种自带神秘力量的文字。
毕竟前世的各种玄幻小说中不都是这么写的吗?
然而直到李伯阳开始对箴言符咒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后才发现,自己想的还是太过肤浅了。
十二枚符咒只是表象,箴言才是构成它们的基础。
将这十二枚符咒单独拆分开来,每一枚都是由无数箴言构成的,而这些箴言也可以单独拿出来发挥作用。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这些符咒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高维文字。
说“高维文字”这个概念可能有一些抽象。
将其简单理解成为蕴藏着更多信息量、甚至于能量的文字就好理解多了。
做一个可能有些不太恰当的比喻。
英文是表音文字,同时也是标准的线性思维文字。
理论上来说,英文可以通过二十六个字母的不同组合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可是这种表音文字的缺陷就在于,一旦出现了新的事物,就必须创造一个对应的新单词。
尤其是深入了某个专业的垂直领域,或是两个地区相互隔绝的时间太长。
那些新创造的单词将会成为相互理解的门槛。
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一种专业壁垒,大大阻碍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反观汉字,是一种兼具了字形、字音,还有丰富的字义和文化内涵的表意文字。
每一个汉字不单单只是一个发音,同时也蕴含着历史、文化、哲学等多方面的信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扩展性。
哪怕是从未见过的新事物,普通人也能够通过文字间的组合,大概判断出这个新事物到底是什么东西。
三竖一横看起来像“山”,基准线上面加一横是“上”,基准线下面加一横是“下”。
日和月加起来是“明”,两个木加起来是“林”,比林还多一木的就是“森”。
也正是因为这种蕴藏着更多信息量的特性。
一个人只要学过简体汉字,那么大概率也都能看懂对应的繁体汉字,不需要增设太多的学习门槛。
当然了,与之对应的就是表意文字的学习门槛极高。
英语只要记单词和对应的意思就行了,最多再记些乡间俚语。
而汉语则还要结合对应的文化和语境,才不会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产生太多的歧义。
☞☞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