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304章 通政司怪谈其五

第304章 通政司怪谈其五

第304章 通政司怪谈其五 (第1/2页)

张居正要将奏疏给张敬修看,苏泽倒是不奇怪。
  
  很多官员在会客的时候都会带上幕僚,而外面的人总不如家里人可靠,让儿子当幕僚也是正常的操作。
  
  例如严世蕃,早些就是给严嵩当幕僚,也因为这个身份,才被严党称之为小阁老。
  
  张敬修也是举人,做幕僚也合格了。
  
  但是苏泽也知道,张居正没有让幕僚负责政事的习惯。
  
  那让张敬修看奏疏,就是为了锻炼儿子了。
  
  张敬修小心的接过苏泽的奏疏,然后认真看起来。
  
  前些日子张敬修也写过奏疏,一边看苏泽的奏疏他一边和自己写的奏疏对比,更是觉得苏泽的奏疏立意深远,比自己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也难怪他如此年纪,就能和自己父亲参议国政。
  
  看完奏疏,张敬修觉得奏疏所奏没有问题,他更疑惑父亲和苏泽刚才的对话。
  
  张居正接着说道:
  
  “如果子霖上此奏疏,本官是要反对的。”
  
  苏泽说道:
  
  “张阁老,下官前来,就是想请教你,修改奏疏的内容。”
  
  “发行公股的权利,确实容易滥用,理应交给户部管理。”
  
  “下官想,日后凡官民两用的事项,如果要发行公股,就必须要经由户部发行,发行所得收入也由户部专司管理。”
  
  “工程拨付交给户部,审计交由六科,地方官府不经朝廷允许,不得擅自发债。”
  
  “此外出售公股也应该交给专门的机构,不得任由官府强征,下官认为可以由大宗交易市场代售。”
  
  “张阁老以为如何?”
  
  张居正听完了苏泽的修改方案,思考了一会儿说道:
  
  “若开此先河,朝廷岂不是要举债度日?”
  
  苏泽知道张居正其实是财政保守主义者。
  
  财政保守指的是财政政策的保守。
  
  历代进行变法的名臣,其实对待财政都是非常保守的,他们所进行的财政改革,其实也是为了财政更加健康。
  
  苏泽举债的事情,张居正从心底就不赞同。
  
  苏泽对着张居正说道:
  
  “张阁老,您所执掌的户部,犹如家族里掌家的,最是不容易。”
  
  这句话算是拍了一下马屁,苏泽又说道:
  
  “寻常人家,手头上也有吃紧的时候,借钱渡过难关,等日后有钱了再还,也是正常的事情。”
  
  张居正却说道:
  
  “家中所有,讲究量入为出,既然手上没有余钱,那就不应该花钱。”
  
  苏泽又说道:
  
  “张阁老此言差矣,奢靡用度要量入为出,但是家中若有急事,总有额外开支。”
  
  “家有家事,国有国事,国家遇到战乱灾害,难道也要量入为出吗?”
  
  张居正说道:
  
  “这就是要量入为出,开源节流的原因,国有余粮,就是用来应对这些事情,家中自然也应该有余财,应对非常之支。”
  
  “再说了,修造铁路,本官也没看出来是必要之支。”
  
  苏泽又说道:
  
  “张阁老,修建铁路也非享乐,铁路乃是利国利民之事,又能盘活京师的产能,自然是紧迫的事情。”
  
  显然这个理由还是不能说服张居正,张居正继续说道:
  
  “子霖,工部明年没有修铁路的预算,等河工修完总能有,而且修造河工本身也是你所倡导的,何必操之过急?”
  
  看到这些理由都无法说服,苏泽又说道:
  
  “张阁老,并非下官操之过急,而是时不我予。”
  
  “您可知道江南的情况?”
  
  “下官故乡苏州府,自苏某出生以来就是天下繁盛之地,开放海贸后,张阁老执掌户部,应该知道多少白银流入江南。”
  
  “如今北方尚能通过钢铁玻璃等产业,压制南方,如果等南方也追赶上来,张阁老要如何平衡?”
  
  这下子张居正的脸色凝重起来。
  
  他想了想说道:
  
  “子霖先将奏疏留下吧,本官再想一想。”
  
  苏泽将奏疏留在张居正府里,直接就离开了张府。
  
  等苏泽走后,张居正看向儿子。
  
  张敬修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听懂,但是等到父亲和苏泽后面谈的内容,他就完全听不懂了。
  
  “你有什么想法?”
  
  张敬修躬身说道:
  
  “父亲,儿子是支持苏翰林修造铁路的提议的。”
  
  “为什么?”
  
  “如果是别人说要修建铁路,儿子大概认为是天方夜谭,但是苏翰林既然说了,那应该就能成事。”
  
  张居正不置可否,这也不怪自己儿子有这个想法,京师很多官员百姓都这么想。
  
  苏泽和大明以往的清流都不同。
  
  苏泽的这种“威信”,是通过一次一次做事形成的,每一次苏泽提出的事情都能办好,人们自然就会更加信任他。
  
  这种通过做事建立起来的名望,和以往清流通过嘴炮文章建立的威望自然不同。
  
  张居正又问道:
  
  “那为父反对的理由,你也清楚?”
  
  张敬修点头。
  
  张居正又说道:
  
  “那苏子霖最后那段话,你怎么看?”
  
  张敬修老实说道:“儿子没听懂。”
  
  张居正反而满意的点头说道:
  
  “苏子霖看得远,你跟不上是正常的。”
  
  张敬修鼓起勇气问道:
  
  “儿子不明白,修铁路和江南有什么关系?”
  
  张居正站起来说道:
  
  “修铁路这件事,本身和江南没有关系,但是苏子霖说京师产业发展,和江南有关系。”
  
  “产业发展这件事,是一步快步步快。”
  
  “为父执掌户部,今年京畿山西山东地区,加上商税的赋税第一次超过了江南五府。”
  
  “这是我大明财政的一个隐疾,财政过于依赖东南,各地发展不均。”
  
  张敬修问道:
  
  “这有什么问题吗?”
  
  张居正说道:
  
  “平常时,自然没有问题,但是税赋过于倚仗东南,就会头重脚轻,财政上也会束手束脚。”
  
  “自去年来,北方产业发展,也是朝堂最硬气的几年。”
  
  “苏子霖说的没错,要在东南打开局面,开征商税,就必须要维持现在的局势。”
  
  张居正似乎下定了决心,对着儿子说道:
  
  “你去追上苏子霖,告诉他为父会支持他的奏疏,让他明日上疏吧。”
  
  ——
  
  腊月十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