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请个国主? (第1/2页)
苏泽提笔写下奏疏:
“臣伏惟陛下圣德昭彰,怀柔远人。今者马尼拉吕宋国请贡之事,廷议纷纭,有司拘于“华夷大防”,以彼邦无君、华商主政为由,斥其“不文”,欲绝朝贡。臣窃以为此论谬矣!”
“华夏宗藩之道,本在政治尊卑:藩邦自居卑下,奉天朝为宗主,方行朝贡之礼;若非如此,则其地为华夏疆域,当行郡县之制矣。”
苏泽这段话,意思其实也简单,藩属国朝贡大明,是因为奉大明为主,正是因为藩属国的文化落后,所以才只是藩属,而不是大明的郡县。
用现代的话说,这些藩属国是欠发达地区,所以才更需要国际秩序。
“非以文明高下判华夷,实以文化同源立纽带。昔周室封建,诸侯朝王,非缘诸侯愚蛮,乃因其位卑而尊周礼;若诸侯僭越,则天子征伐,裂土而治。”
既然辩经,苏泽就拿出宗周的例子。
宗周诸国,也有楚国这样的国家,而正是因为周天子册封楚国,如今湖广之地才成为中原之地。
紧接着苏泽拿出了自己的“藩属国鉴定办法”:
“《论语》有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今廷议拘泥于马尼拉“无君摄政”之形(文),而忽其行汉礼、奉儒教之实(质),是舍本逐末也。”
苏泽抛出了一个儒家的经典议题——文质论。
文质之说,经过历代儒家的阐释,已经不再是原本的意思。
“文”表示外在形式,“质”表示内在本质,文质之论,就是外在形式和内在本质关系的论述。
苏泽将文质之论套在了国家上,提出了新的文质论法。
第一类,就是大明这样的君子之国。
实质上实行王政,又奉华夏之礼,也就是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二类,就是马尼拉吕宋国这种,以及大明其他藩属国那样的。
在外在上不一定完全照搬大明的制度,但是内部奉行儒家的实,也在学习大明的先进文化,那就是“质胜文则野”。
对于这类的“野国”,是可以通过文教来提升的。
第三类,则是倭国这样的国家,安南也可以差不多这类。
也就是所谓的“文胜质则史”。
表面上学习汉家制度,实际上并不尊崇大明王化,这类“史国”,也就是虚伪狡诈的国家,大明不仅仅需要教化,还需要对他们进行惩罚。
苏泽紧接着又以“文质”之论,阐述了马尼拉吕宋国可以作为藩属国的理由:
“礼为文,忠为质。马尼拉市政会议虽无国君,然其尊大明之主,国内通行汉文教化,百姓仰慕王化,此乃以华夏礼法为治国之质。”
“名为文,实为质。若必以‘国主’名号(文)为朝贡要件,则草原以可汗为贡,可有‘君’呼?然朝廷纳其贡,正因奉中原正朔之实(质)。”
最后苏泽写道:
“夫藩邦如器,华夏若工。器形可异(市政会议),其质必承工法(儒礼);工法所及,万器归宗。苟执“诸侯称王”之朽文,弃“文化归心”之实质,是使朝廷自缚于周礼旧简,岂不谬哉!”
最后苏泽提出“终极目标”:
“诸国皆兴文教,而皆为君子之国,则天下大同,史书可终也!”
等天下都能成为大明这样的君子之国,那就是历史的终结,完全步入大同之世了!
最后苏泽请求朝廷同意马尼拉吕宋国朝贡,册封其为藩属国。
《为辨明宗藩大义以固国本事疏》。
写完这些,苏泽将奏疏放入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拟开始】——
《为辨明宗藩大义以固国本事疏》送到内阁,阁臣都高度赞赏了你的奏疏。
隆庆皇帝也对你奏疏中的文质论很感兴趣,下令交由群臣商议。
朝野之中虽然倾向你的很多,但是也因为反对声不断,皇帝还是留中了你的奏疏,没有接见马尼拉吕宋国的使者。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1120。】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3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好家伙,自己叭叭这么多,还因为争议太大搁置了?
果然是你明效率低下的决策系统,要是没金手指,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苏泽就不明白,都是干着朝廷的事儿,为什么总是谁干的多,受的委屈就越大?
哎,还要靠金手指啊!
苏泽选择了“是”,接下来就看系统了。
【威望点已扣除,剩余威望点:820点。请尽快在现实中完成上书。】
——
京畿,龙泉驿。
隔日就要入京了,但是马尼拉朝贡使团的正使,华商家族首领林远图满脸的焦虑。
这一路上,虽然使团得到了朝贡使团的待遇,但是一直没有得到了相应礼节的接待。
到了龙泉驿的时候,只有鸿胪寺两个正七品的主客,简单款待了他们,这两个主客甚至都不敢和马尼拉使团的成员多说话。
这种明显有问题的态度,林远图也长了心眼,他也在不断的打探消息。
从报纸上,他知道了大明朝廷的态度,现在大明朝廷到现在都没有明确,要不要接受马尼拉吕宋国的朝贡。
这下子可把林远图愁坏了。
马尼拉向大明朝贡,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获得朝贡国的待遇,获得贸易特权。
南洋的华商和吕宋岛上的旧贵族,都明白大明贸易权的重要性,就连马尼拉周围的土邦领主,也知道他们的货物卖给大明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也是三十三家能坐下来,组建市政会议的根本原因。
反正南洋这些政权,都属于曼陀罗体系,不介意自己头顶上多一个爹。
做大明的狗也不丢人。
但如果大明拒绝马尼拉吕宋国朝贡,那马尼拉市政议会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性?
深感忧虑的林远图,立刻召集马尼拉使团开会。
这次和大明朝贡事关重大,所以使团中,三十三家都派出了全权代表。
市政议会给他们授权,可以代表马尼拉吕宋国做出任何决定。
就在龙泉驿的房间中,林远图召开了这次特别会议。
“诸位,大家也看到了大明的现状,不朝贡大明是不行的。”
众人纷纷点头。
无论是华商代表,还是吕宋国旧贵族,还是土邦的代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