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72章 “排队枪毙”

第272章 “排队枪毙”

第272章 “排队枪毙” (第1/2页)

三天后,武监。
  
  虽然李如松全身酸痛,但到了上课时间,还是咬牙从校舍里爬起来,冲到了教室里。
  
  突然正武堂方向响起了集结号声,李如松等一众武监生又连忙冲向正武堂。
  
  正武堂是整个武监最大的教室,可以容纳武监所有的生员一起上课。
  
  李如松带着疑惑来到了正武堂,发现除了武监生外,整个武监的二十多名教官也都坐在教室里。
  
  李如松连忙整肃仪容,站在门口喊了一声“报告!”
  
  陈亮看到李如松如此乖巧,嘴角也微微上扬。
  
  果然实战是最好的课堂,李如松这个刺头也知道遵守武监纪律了。
  
  演武之后,武监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武监内的秩序建立了起来。
  
  教官的权威建立起来,三天前战斗大家也都看到了这些百战精锐的实力。
  
  除此之外,苏泽又对三科进行了分班。
  
  一个班二十人,又挑选演武时候表现优异的生员,任命他们担任班正和班副。
  
  比如李如松,就是骑兵科二班的班正,朱时坤则是骑兵科一班的班正。
  
  除此之外,武监的学舍是五人一间的,苏泽又让各班的班正任命舍长。
  
  也不知道苏泽是不是故意的,骑兵科一班大部分都是勋臣子弟,骑兵科二班则是世职子弟。
  
  从分班开始,双方就隐约有些火药味,类似的暗中较劲也出现其他科。
  
  集结号响起一炷香内,武监所有生员都集合在正武堂内,这时候苏泽拿着一把鸟铳走入了正武堂内。
  
  苏泽满意的看了一眼正武堂内,这些日子的整肃果然有了效果。
  
  鸟铳在明军中已经很常见了,就算是辽东也有不少军队装备鸟铳。
  
  苏泽举起手里的鸟铳问道:
  
  “你们看看这把鸟铳,和普通鸟铳有什么区别吗?”
  
  随着苏泽说完,有几名工部的匠官上前,给每一排都发了一把这种新鸟铳。
  
  十几把鸟铳在教室传了一遍。
  
  李如松端详这把新式鸟铳,好像确实和明军普遍装备的鸟铳不同。
  
  首先就是没有火绳。
  
  鸟铳其实就是一种火绳枪。
  
  发射前,需要在枪管里先装填“枪药”,然后塞入弹丸。
  
  而在枪上挂着一根“火绳”,这是一种浸泡了特殊药剂的麻绳,点燃之后就会缓慢的燃烧。
  
  在需要射击的时候,士兵就会拿起火绳塞进燃烧室,点燃其中的火药,发射枪管中的弹丸。
  
  明军其实在抗倭战争中就已经大规模列装了鸟铳,但是依然有将领对鸟铳评价不高。
  
  这其中就是有李成梁。
  
  李如松听自己父亲李成梁评价过鸟铳,李成梁认为鸟铳虽然好用,但是并不适合在辽东使用。
  
  特别是对付女真人的时候,女真人会藏在雪地和森林里,明军点燃的火绳就是最好的靶子,落单的士兵经常会遭遇女真人的冷箭。
  
  其次辽东苦寒,很多地方还常年积雪,火绳很容易熄灭,火药也容易受潮。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明军的鸟铳质量实在是堪忧,经常会发生炸膛事故,很多鸟铳手都瞎了眼睛。
  
  有的鸟铳手都不敢瞄准射击,那杀伤效果其实还不如弓箭。
  
  受父亲的影响,李如松其实对鸟铳也评价不高。
  
  不过李如松还是很认同火炮的作用。
  
  但是这把新式鸟铳怎么没有火绳?
  
  不仅仅没有火绳,这个新式鸟铳还有一个奇怪的扳机。
  
  枪身也没有塞入火绳的燃烧孔,但多了一个奇怪的装置。
  
  等众人看完了以后,苏泽说道:
  
  “这是工部虞衡司制造的最新鸟铳,大家现在随我去校场。”
  
  众人跟着苏泽来到了校场,只见到校场上已经竖起了几个靶子。
  
  紧接着教官陈亮接过苏泽手里的鸟铳,来到了靶场前。
  
  只见陈亮身上穿着一件奇怪的坎肩,这个坎肩上有很多小袋子。
  
  陈亮从袋子掏出一个纸包,塞进枪管后又迅速掏出另外一个纸包弹丸,接着用新式鸟铳上的杆子压紧,就这样举起了新式鸟铳。
  
  陈亮拉动那个奇怪的装置,然后瞄准靶子扣动了扳机。
  
  砰的一声,鸟铳竟然发射了!
  
  紧接着几名武监生举着中靶的标靶来到众人面前,一枚弹丸正中靶心。
  
  没有火绳也能发射?
  
  苏泽看着新式鸟铳,这个项目其实是和新火炮项目一起启动的。
  
  这把新式鸟铳,其实就是所谓的“燧发枪”。
  
  和火绳枪不同,燧发枪是通过击锤上的燧石撞击产生火花,引燃火药发射的。
  
  燧发枪虽然只比火绳枪进步了一点,但是需要的科技却不少。
  
  主要是击锤的弹簧,工部的工坊,一直到上个月才制造出强度满意的弹簧,而且这还只是工坊匠人手工打造的,要批量生产还需要攻克更多的技术难关。
  
  然后苏泽又对燧发枪进行了优化。
  
  这个坎肩就是原时空燧发枪发展后期才出现的东西。
  
  使用纸包的定量火药,可以减少炸膛的可能,也能在战场上迅速换弹。
  
  纸包的弹丸又能增加气密性,提高燧发枪的威力。
  
  这种分别装着火药包和纸包弹丸的坎肩,是原时空十八世纪才出现的,如今已经被苏泽列为燧发枪的标准配置。
  
  这种新式的燧发枪,加上配套的坎肩,也让“排队枪毙”成为可能,于是苏泽请戚继光在山西进行了实战试验。
  
  虽然俺答部已经封贡,但是草原的统治本来就是松散的,山西前线依然会有零星的战斗。
  
  再加上随着草原贸易兴起,而一并兴起的马匪,山西的小摩擦不断,自然是新武器最好的试验场。
  
  戚继光回信盛赞燧发枪和“排队枪毙”的战术,但是戚继光也提出这种战术对于士兵的纪律和训练要求很高,而且过于依赖地形。
  
  戚继光还指出,这种战术在面对火炮防守的时候会比较吃亏,过于密集的阵型反而会成为火炮的靶子。
  
  接到回信,苏泽深以为然,戚继光不愧是名将,一针见血就看出了“排队枪毙”的问题。
  
  “排队枪毙”,其实应该叫做“线列步兵”战术,这种战术其实是和武器配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