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62章 天下第一巡抚?

第262章 天下第一巡抚?

第262章 天下第一巡抚? (第2/2页)

而这件事交给海瑞,朝廷重臣们自然放心。
  
  最关键的,这等于变相要求闵清上缴嘉湖两府的府库存银。
  
  如果这些银子真的是闵清借来的,那就算是闵清答应,那些借钱给闵清充政绩的人也不会同意。
  
  人家只是帮着你完成指标,也不是真的要弥补府库亏空啊!
  
  退一万步,闵清如果真的能上缴这笔银子,那也确实是大功劳一件,那皇帝嘉奖就嘉奖了。
  
  苏泽继续说道:
  
  “嘉湖出现这样的事情,民间肯定也要有议论,朝廷可以让人去调查嘉湖的情况,了解闵清为官的真实情况。”
  
  众阁老们点头,高拱问道:
  
  “委派谁去呢?如果委派官员前往,会不会太扎眼了?”
  
  苏泽说道:
  
  “帅嘉谟。”
  
  高拱过了一会儿,才想起来帅嘉谟是什么人。
  
  他不就是之前徽州府丝绢案中,一直上诉的那个读书人吗?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才让隆庆皇帝下定决心编纂《会计录》。
  
  事后为了嘉奖帅嘉谟为一县百姓出声,隆庆皇帝赏赐他举人出身。
  
  后来帅嘉谟在海瑞的举荐下出仕,担任南直隶的学政官。
  
  苏泽说道:“帅嘉谟是查账的好手,他能从府县架阁库中查出丝绢案的问题,那一定能查嘉湖的府库追缴问题。”
  
  高拱立刻明白了苏泽的意思。
  
  闵清是巡抚,这种事情不可能他一个人办成,必须要手下的知府知县配合,整个嘉湖二府的官员齐心协力才行。
  
  高拱说道:“那明日老夫就让吏部下文,调帅嘉谟去嘉湖二府下当个县丞。”
  
  苏泽连忙说道:
  
  “高阁老高见。”
  
  高拱确实是人事高手,如果让帅嘉谟直接当知县,那就算是越级提拔,而且知县是一方父母官,必然会引起闵清的怀疑。
  
  但是提拔帅嘉谟做个县丞就不一样了,作为两府的巡抚,闵清也不会注意到一个小小的县丞。
  
  而县丞又是县衙的二把手,可以接触到县衙的所有文档资料,也能方便帅嘉谟去查案子。
  
  苏泽三言两语之间,又帮着阁老们解决了一个难题。
  
  李春芳说道:
  
  “不过这兴修太湖水利的事情,还是由子霖你上疏比较好。”
  
  接着李春芳又说道:
  
  “内阁承你一个人情。”
  
  听到这里,苏泽立刻答应下来。
  
  内阁的人情,这可不是普通的人情。
  
  李春芳当众说出来,这就是给了苏泽政治许诺了,其他阁臣没有反对,那就是内阁集体的人情。
  
  这可不是某一位阁老的人情那么简单。
  
  但是苏泽出完了主意,却没有立刻离开。
  
  众阁老疑惑的看着他。
  
  苏泽说道:
  
  “诸位阁老,其实嘉湖的事情,是我大明财政积弊的问题,就算是处理了一个闵清,日后还是有这样的问题。”
  
  张居正看向苏泽道:
  
  “苏子霖有什么要说的?”
  
  苏泽说道:
  
  “我大明财政,冠冕堂皇的说永不加赋,田税确实收的很低。”
  
  “但是地方上的亏空,固然有官吏贪污所导致的,可同样有很多地方的亏空,是维持地方官府正常开支,但是大明财政根本就没有给地方衙门财政空间,但是上有所命下官又要执行,最后地方官府衙门只有两条路。”
  
  “要么巧立名目,向民间征收苛捐杂税,用来维持县衙运行。”
  
  “要么就四处拆借,截留拖欠府库国库的银子。”
  
  张居正微微点头,苏泽说的问题,其实他也是思考过。
  
  实际上,所谓“永不加赋”的承诺,不仅仅是地方,朝廷也会经常打破。
  
  比如成祖朱棣征讨草原,在“永不加赋”的祖制下,是通过大量发行宝钞,再加上超额发放盐引等手段筹措的军饷。
  
  再比如说土木堡之后的京师保卫战期间,京师朝廷也用过助捐的手段,向京师的权贵富商捐钱,开了国子监捐生的先河。
  
  所谓永不加赋,不加的只是正税。
  
  嘉靖皇帝兴修三大殿,征收的木料钱和助捐钱,可都是向地方摊派的。
  
  但是朝廷有办法合法的打破“永不加赋”的承诺,地方官府就只能用黑色灰色手段来筹款了。
  
  朝廷和地方财政上的激烈矛盾,地方承担了大量的基层事务,却没有得到足够的财政,从明清到民国,甚至苏泽穿越前,这问题都没有解决过。
  
  可给地方太多的财权,其后果苏泽穿越前也已经暴雷了。
  
  地方官府短视的刷政绩行为,又会让财政体系在崩溃的路上一路狂奔,反正政绩都是现任官员的,债务都是继任者的。
  
  如果真的给地方更多的财权,闵清这样的官员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很显然,张居正也已经思考到了这个问题。
  
  在其位谋其政,苏泽决定还是将这个难题交给张居正去操心。
  
  但是他说道:
  
  “诸位阁老,下官还是以为,在开征商税后,要给地方官府多留存一部分,最好商议一个确定的分成比例,这样地方也有征收商税的动力,也能利用本地商税来发展。”
  
  “但府县一级也不能擅自花钱,重要的项目还要上报审批才行。”
  
  张居正微微点头,也承认苏泽的办法稳妥。
  
  山西商税已经进入筹备阶段,就等吏科班的人才到位,山西就要开始试点征收了。
  
  也正如苏泽所说的那样,商税要征多少,地方和朝廷各自分多少,商税征收怎么考核,这些具体问题就是张居正要处理的了。
  
  而苏泽也是提醒张居正,在厘清了《会计录》之后,接下来的财政改革也要给地方财政留有余量,这也是一个朝廷和地方官府博弈的过程。
  
  这种博弈,并不是说地方官府可以给朝廷造反。
  
  而是地方没钱,可以对朝廷的政策消极对抗,或者自动退出地方事务。
  
  大明的基层官府,这近百年就是这么做的。
  
  朝廷要做事,保证地方行政效率,也要让渡一部分权力给地方官府。
  
  【叮!新主线任务完成!】
  
  【所有内阁成员的关系达到亲密。】
  
  【任务奖励:道具抽奖机会*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