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进宫抚养 (第2/2页)
张氏此番露面,倒未在宫中掀起多少波澜。大格格之事已过去整年,这期间六宫风云变幻,那桩悲剧终究是张氏咎由自取。光阴荏苒,转眼岁末将至,再过数日便是康熙十二年的新岁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皇后在请安时向众人宣布了一则消息,皇上深感皇家子嗣单薄,特与她商议,决定将恭亲王幼女接进宫中抚养。
众人听罢神色如常,横竖这抚养之责落不到她们头上,不是中宫亲掌,便是太妃代劳,皇后告知她们也只是不想她们无礼冲撞格格罢了。
待皇后免了年节前的晨昏定省,董佳佳暗自舒了一口气。时值岁末,中宫既要操持宫宴,又要打点节礼,自然无暇日日过问六宫琐事。这般安排,倒正合了她的心意。
景阳宫东配殿内,董佳佳倚在窗边,纤指拈起一块马蹄糕细细品着。茶香氤氲间,她的思绪渐渐飘远,若没记错,来年该是康熙着手削藩之时了。虽说不清楚这场战事的细枝末节,看过的大多小说里也鲜少描述,但她依稀记得这场仗要打上好些年头。
不过这些朝堂风云与她无关。横竖都不是她这个后宫嫔妃该操心的事。她只记得,来年后宫该不会再有皇嗣夭折的噩耗了。
这般想着,董佳佳眉间舒展了几分,皇上既要应付前朝战事,来后宫的日子自然要少许多。若记忆无差,除了她的二格格,明年再没有其他皇子皇女遭难。总算能松快些,不必日日悬着心了。
至于二格格......既已托付皇太后抚养,便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她能做的都已做到极致,余下的,唯有在佛前多上几炷香,祈求菩萨庇佑罢了。
董佳佳只觉心神俱疲。如今总算能暂歇一年,好生将养这副憔悴形骸。待到后年,怕是又要战战兢兢的地讨生活了。
思及此,她不由轻叹一声。这深宫岁月,当真最是磨人心志。谁曾想穿越几百年前,竟还要这般小心翼翼地活着。幸而老天开眼,让她穿成了主子,至少还有些自保之力,不必低声下气地伺候别人。
除却在御前需谨言慎行外,平日里还能品着御膳房的精致点心,赏着宫苑里的四时景致,这般日子,倒也算得上苦中作乐了。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是康熙十二年。今岁的春节宫宴办得格外简素,去岁皇嗣夭折的阴霾尚未散尽,连节庆也透着几分清冷之意。
三月初,恭亲王一岁有余的长女便被送进了宫中。果然如众人所料,这位皇上第一位养女由皇后亲自抚养。
坤宁宫内,皇后凝眸望着乳母怀中粉雕玉琢的婴孩,心头蓦地一软。她何尝不明白皇上的深意?当初议及此事时,皇上并未明言要将恭亲王的格格交予她抚养,她亦不曾多作他想。未承想,大格格刚一入宫,便送到了坤宁宫。
想来,皇上也明白,承祜一事始终是她心中的隐痛。如今将这位并非妃嫔所出的孩子交于她抚养,分明是存着抚慰之意。
皇后轻抚婴孩娇嫩的面颊,眼底泛起温柔的涟漪,对皇上的情意不觉又深了几分。
然而,指尖触及婴孩细嫩的肌肤时,皇后心底仍泛起一丝难以言说的怅惘,这终究不是从她骨血里孕育的生命。
她不由轻抚腹部,暗自期盼能与皇上再育一位阿哥。若承祜在天有灵,或许会再度投生到她腹中。这一次,她定当以性命相护,再不会让那锥心之痛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