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人情 (第2/2页)
包袱里是赵怀安准备的一些礼物,这些天他在营里也和不少川西将,突将们吃酒,知道杨庆复的喜好后,专门从缴获中搜罗了一批。
虽然不是特别贵重,但却非常用心。
之前凤翔军的那个小报告,显然比赵怀安认为的要严重不少,这些天他一直在后方打转,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收获,但终比不上打仗来的多。
现在赵怀安即便被调动回了大营,但按照这个趋势,后面大仗没多少了。
这个是他的掌书记张龟年偷偷告诉他的,这老小子也是个会走关系的,在回营的这些天,他用保义都的不少资源,很是结识了不少幕府人物。
给赵怀安掌钱粮的王铎这几天说过这事不少次,说军中钱粮都有用处,这张龟年每每来要钱,却绝口不提用在何处,这样的风气不可涨。
赵怀安是支持张龟年结交关系的,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关键时期,关键几个人说的几句话,就能决定你的命运。
所以这钱不能省。
但赵怀安也知道王铎说的没错,所以想了想,他让张龟年以后朝老六那边要钱。
创业嘛,那肯定要公账和私账分清楚,所以赵怀安在打了仙人戍,挣了大钱后,就开始把钱分开。
军中缴获还是按照三分,一分是给上头,一分给下面,最后一分留在军中,但诸如他和神策军还有后头川西几个大土豪们做的生意,还有他用军库的钱做的投资,这些收益都算在他的私人账上。
而现在管赵怀安私账的就是赵六,而老墨则带着一些之前的铜山郞们在生活上照顾赵怀安。
而此后,在赵怀安的支持下,张龟年的交结工作开展的很顺利,而很快这份投入就带来了回报。
一个幕府的书手在经办上头的军札时,告诉张龟年一个消息,那就是他们的节度使高骈给长安上了札子,请将本管及天平、昭义、义成等军,一共要了六万人打算追击南诏,一劳永逸。
这条消息花了张龟年十贯钱,但却非常值。
他后面这样给赵怀安分析的,那就是长安那边是不会同意这个作战计划的。
因为现在主事的是北衙的老公们,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外朝出现高功军将,到时候也给他们来一个董卓之乱。
所以节度使这条奏疏一定通过不了,反而更可能得到偃兵的诏书,所以他给赵怀安判断,这次战争很快就要结束。
他让赵怀安想一些办法,争取在后续的战事谋个机会,不然后面没有军功的情况下,赵怀安再想往上爬就难了。
听了这个消息后,赵怀安第一个念头却是,眼前的这个张龟年看来对于长安的权力运行有一定的认识的,果然不愧是进过京,赶过考的。
感叹完,赵怀安从善如流,决定开始给上司送礼。
他赵大办起这点事来是一点没有道德负担,丝滑熟练到让人心疼。
……
当夜,从杨庆复的大帐出来,赵怀安满脸疲惫。
给领导送了礼,吃了酒,又给领导跳了几次舞,全程陪伴,给足情绪价值,饶是他体力素充沛,这会也是有点累了。
但结果是好的,杨庆复同意明天出战,但就排在第三番攻城。
这个位置不能说差吧,毕竟第一番攻城和送死的区别不大,但这第三番想要攻上城墙,那机会也不大,所以还是要给后面的人做嫁衣。
赵怀安没问他后面第四番攻城的是谁,但他猜,多半是杨帅的儿子,杨师范。
这小杨就是之前带领突将、忠武负责营救宋建的那个绛袍骑将,此人现在已经是突将的兵马使了,是他便宜大兄的直属领导。
这倒并不会让赵怀安多加感慨,毕竟谁坐在那个位置,都会让自己儿子来立功的。
不过,第三番攻城也不是没机会,万一他太猛,到时候城里的南诏军扛不住,自己出来献了城,那也是没办法的,是吧。
所以,赵怀安一点没有为人前驱的坏情绪,反而高兴地回到大营。
到了大帐后,赵怀安看到王离这小子在擦盔甲,赞许了一声。
王离这小子也是个人才,这才两个多月,唐话就说得蛮好,然后各项武艺都练得不错,算个好苗子。
所以赵怀安就有心让他到各队多走动,积攒人际关系,为以后提拔做铺垫。
赵怀安喊来王离,让他去把各队队头都喊来,在他帐篷里开个战前动员会。
他得再给兄弟们洗洗脑子,不,是统一统一战前的思想,对齐一下颗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