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斫营(感谢盟主小刀郡主) (第2/2页)
这个时候,赵怀安直接大喊:
“弃械不杀。”
人群中有听得懂唐话的武士,纷纷将刀剑弃在地上,有一些似乎要宁死不屈的,但却被自己人给捅杀了。
很快,营地内仅剩的南诏军纷纷跪地投降,但前头的孙传威早就杀红了眼,横刀依旧砍杀,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赵怀安在心里默默数了三个数,看场面逐渐安静的时候,才大喊制止。
就这样,一场袭营,赵怀安再一次以小博大,赌赢了。
是的,赵怀安的确在白日反复观察,确定这支南诏军是支骄兵,立军不修营寨,连军士也散漫无状,随意脱离阵地去打水。
以上种种,都是赵怀安决定袭营的考量。
但这些就一定对嘛?如果敌军正是通过这样方式来迷惑赵怀安,那赵怀安这样倾巢夜袭,那就是来送死的。
所以这不是赵怀安有多料事如神,在不清楚敌将秉性和行为模式的时候,他只是在赌,而运在他这,他赌赢了。
同样的,这支南诏军的主将除了的确骄横之外,其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在他不了解这寨里的营将赵怀安到底是什么人。
那主将还当过去遇到的那些川西将和外藩将呢?
川西将是不敢战,而外藩将则是不愿战,所以才让南诏军出现了这种幻觉。
但现在他遇到满脑子都是创业搏命的赵怀安,还这样大意无备,本也有取死之道。
所以,计策的成功从来不在精妙绝伦,而是仅仅比你的对手高一招。
你需要了解你的对手,迷惑他,然后再有一点点成功的运气。
……
随着部队开始收缴残余南诏军的兵刃,赵怀安一直心不在焉,一颗心全在刚刚追出去的郭从云。
以他对郭从云的了解,他应该能不负所望,但到底是干系太大,赵怀安还是拿不准。
他见各队似乎要打扫营地的缴获,大喊:
“各部不许分散,先将俘虏押进营帐内。”
保义都是赵怀安一手建立起来的,说话自有威望,听了这话,也不去清点辎重了,而是开始用麻绳捆缚俘虏,然后每十个捆在一根绳子,然后都塞进营帐内。
赵怀安看到豆胖子在安排所队收押俘虏,忙将他喊了过来。
豆胖子应声跑了过来,身上的甲片撞得噼里啪啦,一对铁骨朵挂在腰间,上头沾满了血迹。
豆胖子玩归玩,闹归闹,凶起来那也是猛将坯子。
他过来,赵怀安就吩咐:
“豆胖子,你去把守住东面的营壁,一旦看见老郭他们回来,即刻告诉我。”
豆胖子知道这事的重要,嘿了声就带着所队上了东面的营壁。
但没等他们上去,东面黑暗处就传来阵阵马蹄声,接着就见郭从云夹着一具尸体,纵马奔来。
身后是剩下的七骑,衣袍带血,还有一人被其他人背在身后,俨然牺牲了。
赵怀安急忙看去,正见郭从义将夹着的敌将掼在了地上,跳下战马,抱拳:
“末将不辱使命!”
赵怀安看都不看地上的敌将,拉着郭从云的手哈哈大笑。
天下豪杰何其多哉?一场战,竟涌现出两员虎将。
这就是猛将起于行伍,一县一乡,只要有机会,都能涌现出豪杰勇士。
……
郭从云擒拿敌将了却了赵怀安的心头患,但大营已经起火,必然已经引得东面敌军主力的注意。
所以赵怀安只是令各队尽量打扫甲胄、军资,其余的都一把火烧光了。
这一次的战果是辉煌的,虽然不清楚具体数字,但堆积成山的甲胄,依然让赵怀安的内心烧起了一团火。
但这些并不是都是他的,自他所部满编后,川西幕府正式将保义都造册入编,所以要按照唐军的缴获原则。
这里面他们有三分之一都需要上交给幕府,然后剩下三分之一是给营内诸吏士均分,只有三分之一是留在都内,作为储备。
甲胄都是国之重器,是赵怀安以后的本钱,所以他会用相应的布帛从吏士们那里换取甲胄。
但这些都还不是让赵怀安真正大喜的,这一战,他们几乎完整接收了这支南诏军的骑军部队,四十多匹战马就这样被赵怀安收入囊中。
此外,就是仅剩的二三百名的南诏俘虏,他们的人数已经快占到保义军战兵的三分之一了,赵怀安自不敢在这个时候接手。
所以他令这些人自己砍掉右手的拇指,就将这些人放逐旷野。
一些队将并不理解,但理解的才知道这才是狠毒。
于是,他们对似乎永远阳光开朗的赵怀安,又有了一层不一样的认识。
就这样,获得丰厚缴获的保义军上下,喜气洋洋,推着南诏军营地的辎车,喜气洋洋,满载而归。
在他们的身后,那座南诏军的营地彻底被火焰吞没,在无尽的黑暗中彻底化为一团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