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军至(感谢盟主余温停留) (第1/2页)
乾符元年,冬十二月十八日。
赵怀安带着千人左右的队伍出双流,抵达金马河,开始安营扎寨。
金马河在双流城西十四里,赵怀安所扎的营垒便在金马河的东岸三四里的样子,正好与双流城呈掎角之势。
此地并不是赵怀安所选,而是双流城内的大帅,那位川西大将杨庆复,是他之前亲自出城勘探而选定的。
说来那一日赵怀安终下决心搏一把的时候,出人意料的是,他想要接下这个任务还没那么容易呢。
人杨庆复压根就不认识赵怀安这号人物,别说他只是黎州军的一个牙军,就是黎州刺史黄景复到了人家面前也是下席。
最后还是宋建宋使君亲自将赵怀安介绍给杨庆复,而有了宋建的背书以及杨庆复私下的考教,赵怀安才成功领下了这个任务。
这一次,赵怀安算是明白了,要是没关系,连这种拼命的活都轮不到你去。
但也正是杨庆复对坐寨人选的重视,让赵怀安有了点安慰,看来人家也不是真要安排个送死鬼,人是真想守双流。
这样就好,只要这杨庆复还想守住双流,就不会坐视城外的寨子被攻破,那他赵怀安就有被支援的可能。
定下赵怀安后,杨庆复当天下午就开了军会。
这一次赵怀安得以在堂外候听,即便是出战的主角,此刻依旧是站着如喽啰。
杨庆复在会上强调了金马寨的重要性,然后为众将介绍了赵怀安,在场这些川西和外藩军将都表现不一。
除了兖海军的田重胤对赵怀安表现友好,其余诸将都很冷淡,也许在他们眼里,那时的赵怀安俨然是个死人了,全然没有结识的必要。
但这些都不重要,赵怀安知道他要的是什么。
而在会议的当场,杨庆复就给了赵怀安想要的,他特许赵怀安在城内募兵,许他将保义都满编。
一个都满编就是千人,赵怀安自己的本部人数只有不到二百,换言之,部队编制要一下子扩充五倍,这并不是赵怀安的队伍能吃下的。
所以赵怀安找到了豆胖子,正式邀请他的土团编入保义都。
经过这段时间的逃亡,豆胖子的土团人数也减少很多,只有六十多人,但留下的却都是他们豆卢家族的核心部曲。
一开始豆胖子听说是和赵大出城去送死,那是一万个摇头,但赵怀安却告诉他,像他们这样的土团,一旦留在城内,那就是守城的炮灰,反而在外头有活路。
当赵怀安说外头有活路的时候,他语气明显有暗示,于是豆胖子秒懂,在和几个家将聊了一下后,终于决定加入赵怀安的保义都。
有了豆胖子自己人的加入,赵怀安在城内募溃兵、壮勇共六百,其中溃兵只有二百人,却都是王铎按照军册记载招募的,都是无太大恶习的成熟军士。
而不论是溃兵还是壮勇,基本在城内都是等死,现在赵怀安按照每人二十贯来招募他们,给冬衣,给薪柴,虽知道出城是死战,但也都乐意效死。
毕竟战死也比冻死强。
而这批人的军事素养也超出赵怀安期望,不仅那二百多溃兵有战力,就是那些招募的壮勇也有一定的军事训练。
这让赵怀安切实认识到,晚唐三户养一兵到底是何等的武德充沛。
而在具体的编制上,赵怀安就是赶鸭子上架了,他手里的军将就是这些人,此前也就是管十个人,现在必须每个管五十人。
但没办法,连他赵怀安都是干中学,其他人也必须这样。
战场将会是最好的老师。
而在队伍的具体扩充上,赵怀安先是将孙泰、赵虎正式升为中军左右牙将,管编中军队的百名铁甲武士。
这百人是赵怀安专门从溃兵中拣选的老卒,斗战经验丰富,赵怀安将之编为中军队,并将自己的六个门徒全部安插进里面作为管带。
赵怀安还特赐军号“背嵬”。
而除了赵怀安本帐的百余老卒,和老八队,他还将豆胖子所部编为一个完整的队,然后又命孙传威以他带的七个保义军武士为核心,扩充五十人队。
此外,新投的高仁厚、党守肃、胡弘略,康彦君四将,赵怀安也将他们委任为队将,各领五十人。
如此,赵怀安手上就有了十六个管带队将,然后剩下的不到二百人,都作为后勤编入老六营下管带。
这十六个管带全部都由赵怀安直领,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沟通效率,但对眼下的保义都,用这样扁平化的管理,无疑更让赵怀安放心。
而除了人员的补充,赵怀安还和杨庆复要了相应的装备,虽然他只有八百人的战斗部队,但赵怀安依旧要了千人的装备补给。
这些物资对于杨庆复来说并不困难,成都府库物资堆积如山,只两日,千人装备装满百余辆大车入赵怀安大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