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换装 (第1/2页)
本来任从海已经不想再提这个话题了,因为赵怀安说的那句仁政的时候,直接让他破防了。
因为这赵怀安是真的土锤,连当年德宗时期的泾原兵变都不知道。
当年要不是那帮泾原丘八,因觉得出界粮少了,给的布粗了,就哗变作乱,国朝也不会到这个份上。
虽说天下遍地藩镇,但藩镇和藩镇也是不一样的,如河北等地,那些纯是土皇帝,然后中原和东方的,以前也横,但被朝廷打服了,所以也听朝廷的话,即便听得不多。
但川西和南方诸藩镇却不一样了,他们虽是藩镇,但实际上都是朝廷直管,朝廷的权威一直都在。
所以像任从海这样的川西藩镇的低级武人,心还是向着朝廷一边的,虽然不多,但也有那么一点忠君爱国的心在的。
在他看来,就是这个出界粮把外藩兵娇惯的不像样了,打是一点不能打,待遇是一点不能差。
就这烂制度,这赵怀安还说是仁政,真是让任从海破防了。
但任从海这边不想理会赵怀安,可偏偏赵怀安求知若渴啊,他是不懂真问:
“老任,你说这出界粮到底是啥?”
任从海愣了一下,看了一眼赵怀安,合着这赵大是不懂啊。
这黎州兵的牙将都这么差的吗?真是他遇到过最差的一批武人。
他砸吧了下嘴,哼了声:
“这话说多了,口渴,还是得有东西润润嗓子。”
赵怀安哪里不知道这些大营过来的都想喝酒,忙喊那边在帮忙的老墨:
“老墨,去我帐里拿葡萄酒来。”
老墨正陪着老六记帐,听了这话,忙跑了回去,不一会就拿了一瓮酒带了两个杯子。
赵怀安看了一眼,忙喊道:
“去将那金杯拿来。”
老六愣了一下,看了一眼那边的任从海,然后又钻了回去,再出来时,手上已经拿出了一盏金杯,那是赵怀安从铜山关的吐蕃贵族处缴获的。
赵怀安接过酒,然后将金杯塞在任从海的怀里,接着给他满了一杯:
“老任,这金杯配美酒,正当听你一番高论啊。”
任从海手里婆娑着金杯,感受着上面的雕花,是真的爱不释手,他假模假样的咳嗽了一下,说道:
“可这金杯虽好,就怕吃了这一盏就没了。”
赵怀安作色,搂着任从海的肩膀,情真意切:
“老任,说什么话,这杯子就是你的啦,以后想喝随时喝。”
这小子,任从海哈哈大笑,接过满是葡萄酒的金杯,一饮而尽:
“赵大,我看好你,你能做大事。”
赵怀安撇撇嘴,打他看任从海的第一眼就知道这老小子是个贪财的,现在一看,他果然没看错人。
这金杯他缴获回来后就一直没用过,就现在的融金工艺,里面指不定夹杂了多少铅、汞重金属呢,拿这个喝水那不是嫌死得快?
既然这老任爱,那就送他了,反正这老小子日后必有“厚福”。
这边任从海捡了个大便宜,心情开阔,再不嫌弃赵怀安土锤了,对他的问题是知无不答。
他告诉赵怀安,这出界粮啊,说到底就是朝廷出钱粮,让各藩镇出兵打仗。
而藩镇的军队平日在藩镇的时候,是由藩镇地方供养,可一旦出了镇了,一应开支全部都是朝廷负责。
也因为藩镇出兵,待遇是平时的三倍,所以凡藩镇抽队,各个是踊跃积极。
就像现在的邛州大营,外藩兵有兖海军、神策军、博野军、川东军、忠武军、凤翔军六支,这些都是由朝廷直接补给的。
然后剩下的就是由川西幕府直接供给,其中就包括了赵怀安这边的百人编制。
因为这盏金杯,任从海给赵怀安支了一招:
“你以后要想补军资,不妨招几个外藩兵,然后将他们隶在行营,这样他们就可以从朝廷那边拿钱粮,然后你再和外藩二八开。”
赵怀安愣了一下,问了个傻话:
“我八他二?”
任从海看赵大像个傻子,哼道:
“还你八呢?就你那二,也是因为上头有宋使君,你能走忠武军的关系,不然你就是只要一,都轮不到你。”
赵怀安是理解到大唐军中的黑暗了,刚刚这任从海还一副为国为君的样子,转头就开始挖朝廷的墙角。
不过在赵怀安看来,这倒的确是个好办法。
……
这边,正当赵怀安琢磨怎么和李师泰再吃一顿酒,说说这个事的时候,那边赵六已经和王铎过来了。
清点完物资,赵六的嘴角一直没压住过,他把册薄递给了赵怀安,然后指了指王铎,夸道:
“赵大,这位王君是实诚人,运来的物资都顶好,额们得好好和人家吃一顿酒。”
赵怀安哈哈大笑,他就爱组酒局,他一直信奉,酒到位,人到位,那事就到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