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归程 (第2/2页)
当然,赵怀安更看重的还是这些人的人际关系,有这份搭救之恩在,他以后在军中混,日子会好过不少。
不怪赵怀安未雨绸缪,而是他从昨天就发现了唐军里面的歧视是真严重,别说人有云泥之分了,就是军队也分成三六九等。
就说昨天那场伏击战吧,真正出了大力的其实是保义、慕义两个队伍,而突将和忠武军其实就出动了几十号人,但后者却是此战首功。
其中那些忠武军尤其跋扈,不仅缴获多吃多占,还将保义、慕义这些军的军士当成奴仆,呼来喝去的。
一开始赵怀安还不明白原因,直到昨夜鲜于岳回来后,才给他解惑。
原来忠武军虽然是外兵,但因为战力冠于诸军,所以一直有特殊地位。而那些保义、慕义虽然叫军,但其实就是寨兵杂勇,完全不能比。
保义、慕义两军是当年李德裕主政蜀地的时候建立的,按照两百户抽一的比例招募成军。
虽然当时他们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雄边子弟”,但实际上这些人就是被抓的壮丁,地位连外镇兵都不如。
但即便是那样,那都是七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随着蜀地武备衰弱,境内很多戍堡都荒弃了,更不用说这些雄边子弟了。
所以这些人到现在基本就和山棚没什么区别。
不过四年前,南诏人再启边衅,当时大将杨庆复,也就是建立成都突将的那人,又再次将这几个寨军组织了起来。
只是七十年过去了,昔日十一军的雄边子弟大多坞璧残破,余众星散,只有保义、慕义两军依旧还在。
这一次救援宋建的任务,是剑南节度直接下达,由大将杨庆复调度军马。
但此时,南诏军已经横亘在白术水一带,大军出动不现实。
所以杨庆复就令他的儿子杨师范带着五十突将,并忠武军五十潜渡白术水,去节度敌后的保义、慕义两军,一起出动袭击南诏军的车队,如此才有此胜。
对了,那个杨师范就是此前扬威的绛袍骑将。
听了这个背景,赵怀安还咋舌,本来他还以为唐军是来救被俘的百姓和军士呢,谁成想就是为了救一个宋建?
宋建的地位那么高?
当赵怀安问出这个疑惑的时候,鲜于岳颇有点犹豫,但最后还是说出了内中的关键。
他告诉赵怀安,宋建的叔父是平卢节度使宋威,这官位倒也在其次,毕竟平卢远在东方,和他们川西又没关系。
但宋威和现在的户部侍郎卢携关系莫逆,而他们的节度使牛丛当年就是走的卢携的门路做的川西节度使,两边在派系上来说,分出同门。
所以,节度使才专门下令派精兵救援宋建,原因就在这。
虽然鲜于岳给赵怀安解释清楚了,但赵怀安的心里疑惑却丝毫未少。
因为道理很简单,既然那宋建地位颇高,那又是如何被南诏人俘虏的呢?现在,两边一直都还未大战,就有重将被俘,这很不正常。
不过赵怀安当时并没有问这个,而是问了另外一个事,他将白日赵怀义说的事告诉了鲜于岳,问后面该怎么办。
当听到黎州刺史黄景复还活着,鲜于岳也有点头疼,他给赵怀安实话实说,那就是这种情况下,他赵怀安只能归军。
不过一个好消息是,黎州军现在就剩下个军号,连军旗都丢了,现在赵怀安不仅带人归军,还带着军旗回去,没准可以重建黎州军。
当然,这一切都要看黎州刺史黄景复的意思。
将这些事情都说完后,最后鲜于岳才和赵怀安说了一个事,那就是这段时间他需要到宋建身边伺候,让他有事去那边找他。
赵怀安心里有点舍不得自己这个好大兄,但也明白不能耽误人家进步。
所以他只能故作爽然,只有心里苦。
但第二天,鲜于岳就给赵怀安送来了大礼,准确来说是宋建吩咐的,他之前看自己颇有辎重,就让鲜于岳送来了五辆辎车,还调拨一些粮食、补给赵怀安。
鲜于岳走的时候,还悄悄告诉赵怀安,宋使君是真爱他,他见赵怀安没部曲,就专门从那些被俘的唐军中抽调一部分,说一会就过来。
这才是让赵怀安真正大喜的,金银这些东西他虽爱,但他更爱的还是部曲、武士,这才是起家的本钱啊。
所以,此时赵怀安正欢欢喜喜地坐在辎车上,等那拨唐军到来。
但还没等到部曲,却等到了那位保义军的孙传秀,他带着二十多人尴尬地靠了过来。
这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