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乱世 (第2/2页)
更不用说,关上有邛崃守捉领的八百兵,固若金汤。
赵怀安好奇了,就让赵六再细细讲讲这邛崃关。
但这下赵六为难了,他难为情道:
“赵大,你这是为难额,额一个岐山人,来这鸟不屙屎的地方也没多久,能晓得得啥嘛。”
见赵怀安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赵六忙补了一句:
“不过听说邛崃关的贼厮汉这些年挣了好大的钱。那些去南诏、吐蕃的商队都要过邛崃关,那些贼厮汉随便抽一点都过得似神仙。”
说到这个,赵六就满满的不忿。
只因为他们黎州兵虽然也在茶马古道上获利不少,但和那些坐在家里收钱的邛崃军一比,那真的挣得幸苦钱。
可赵怀安却在赵六的抱怨中听出了一丝不对劲,他反问了一句:
“老六,听你意思,这些年咱们一直和南诏那边做买卖?”
赵六点头,说道:
“四十多年前,李相公节度蜀中的时候和南诏人讲和了,后来就一直没打过仗,听说四年前南诏人又和咱们碰了一下,但很快两边就停战了,然后照样做生意。就是听说,到这边的都发财了,额才随大帅南下的嘛。”
听了赵六这番话,赵怀安终于下定决心,他转头对赵六说道:
“邛崃关那地方不能去了,南诏人现在很可能已经拿下了邛崃关,咱们这么去就是送死。老六,你再看看还能去哪里?”
但赵六却不信,他摇头道:
“赵大,你失忆咧,不晓得那邛崃关有多险峻。额这么讲吧,除非那些南诏人能飞,不然打不下那邛崃关的。要晓得,当年李相公可是专门修了这邛崃关,用得是山上的大青石,那些土蛮拿个锤锤打。”
赵怀安发现赵六似乎对那所谓的李相公很推崇,但并没有多在意,就为赵六解释:
“六啊,我就这么说,如果我是南诏军,就扮成茶马商队过关,你觉得邛崃关能有防备?”
赵六一下子呆住了。
他可太知道邛崃关守军是什么样的人了,别看他们黎州兵在大渡河前线作战,但后方买卖却没停过。
现在他们黎州兵败得那么快,那些南诏兵追得又那么急,没准真的就冲入了邛崃关了。
这下子,赵六也不确定了,他忙求助赵怀安:
“赵大,额看你是个有主意的,你说咋办,额就听你的。”
赵怀安摸了摸颔下的短须,也在思考,可想了一通,也还是没头绪。
其实赵怀安也清楚,别看川西这片都是崇山峻岭,但越是这样越会有很多小路。
那邛崃关最多把守了大道,因为只有大道才能行军。
但无论是他还是赵六,都不是本地人呢,如何知道这些小道在哪里呢?
赵怀安的思维能力不差的,但说到底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这会也只能一筹莫展了。
想到这里,赵怀安看了看渐暗的天光,叹了口气,对赵六道:
“六啊,咱也想不到办法,先找个地方落脚吧,天快黑了,这夜路走不成。”
赵六嗯了声,然后就扛起包袱继续跟着了。
……
二人继续出发,但这一次赵六明显话少了。
赵怀安是个敏感的人,他看出了赵六有点绝望的意思,这可不行,得让他支棱起来。
于是,赵怀安就拉起了一个话头:
“六啊,那李相公何人啊,听你言语中很推崇啊。”
果然,赵怀安是懂沟通的,这个话题一起,赵六马上就起劲了。
赵六本来还想讽刺一句赵大是个土锤,连李相公都不认识,可一想到赵大被南蛮子锤得失忆了,心也软了。
于是,他和赵怀安解释道:
“咱们李相公正是李卫公,李……”
这下子赵怀安已经知道是谁了,叫李卫公的,不就是初唐的兵法大家李靖嘛,读书的时候,他就看过《卫公兵法》。
只是他怎么不记得李靖节度过蜀中?还打过南诏?
就在赵怀安疑惑的时候,赵六说完了后面的话:
“……李德裕。他们家老宅就在万年安邑坊东南隅,以前和乡党们去过万年吹白事,额还远远看过李家宅呢?”
本来还走着路的赵怀安听到这话,愣住了,他一把抓住赵六的肩膀,哆嗦问道:
“你再说一遍,那李相公叫谁?”
赵六吓了一跳,看着眼睛瞪得老大的赵怀安,嗫嚅道:
“李德裕啊,你是咋咧。”
此时的赵怀安心里再无一丝侥幸,抓住赵六肩膀的手也无力地滑下。
赵怀安的心乱了。
李德裕是谁,他太知道了,即便对于中晚唐史不是特别了解,他还是认识这位牛李党争的重要人物的。
等等,李德裕是四十年前修的邛崃关,那岂不是说现在是晚唐了?
晚唐是啥日子?从黄巢起义算起,到赵家人统一天下,其间乱世是整整一百年啊。
此刻的赵怀安头晕目眩,只觉得心苦,命更苦。
而另一边,赵六正要继续追问,忽然就听到前面的密林中传出一阵哀嚎,接着整个人就僵住了。
但也正是这声哀嚎把赵怀安从自怨自艾中惊醒。
看着发呆的赵六,赵怀安拉着他跳进了丛林里,随后小心地爬向了前方的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