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二十二章:终南山下,太子、土豆、小麦!

第二十二章:终南山下,太子、土豆、小麦!

第二十二章:终南山下,太子、土豆、小麦! (第1/2页)

“哒哒哒!哒哒哒!”
  
  暑鸦燥声急骤起,夏日长安闷火炙。
  
  一行十数骑鲜衣怒马自东宫而出,经灞桥向南,灞水两岸绿柳覆荫,路上行人许是因为酷暑难耐,少有人踪,倒是无人注意到他们的行踪。
  
  长安距终南山不过60里,策马疾驰两个时辰,李承乾一行人就已经看见了一座峻拔秀丽,如锦绣画屏、耸立在西南的巍峨山脉。
  
  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里茸翠,以楼观为最佳。”
  
  终南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其间,生有蓊郁青翠、苍劲挺拔的古柏、劲松,更有山涧于峡谷峭壁间一泻千里,美不胜收。
  
  关中八川之一的潏水从石鳖谷潺潺流下,灌溉着终南山下的田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殿下。”
  
  “前面就是了。”
  
  太子家令赵弘智指着不远处的田庄,介绍道。
  
  “这里都是东宫的庄田?”
  
  翻身下马,李承乾站在潏水畔,眺望着不远处那井然有序的一块块田亩,上面长有绿油油的黍、稷,还有一些水稻、菽等农作物。
  
  唐朝是历史上少有的大温暖时期,水稻作为一种专供于宫廷、贵族食用的主食,种植区域分布极为广泛,西至河西走廊,北至陕北,像柑橘这种喜温暖的水果同样在北方有种植。
  
  不过,他在意的是现如今大唐百姓的主食仍然是黍、稷,也就是黄米和小米,这两种粮食作物通常在初夏进行种植,生长周期需要3到4个月,9、10月才能收成,一年只能种一茬。
  
  而且,产量很低,稷的话,亩产多的能达到1.5石(159斤),黍的话,只有1石(106斤)左右。
  
  普遍在南方种植的水稻,几乎都能达到亩产2石半,差距何其之大。
  
  “禀殿下。”
  
  “东宫有田120顷,大多是历年来陛下赏赐。”
  
  “最近采购了终南山下约40顷,还有咸阳郡王的田庄1500亩,折合175顷。”
  
  赵弘智如数家珍般回道。
  
  ‘17500亩,还真不少。’
  
  目光幽深,李承乾暗自思量着,这些地要是全部种上高产土豆,一年大约能产1亿2250万斤。
  
  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想,肯定不可能让东宫名下的所有良田种上土豆。
  
  开什么玩笑,土豆最大的特点不是高产,而是适应性极强,沙漠、戈壁滩都能种植,且产量不小。
  
  有了高产土豆,阴山以北的大漠、草原,还有西域、青藏高原,大唐百姓都能筑城而居,劳作生活,一点一点的侵蚀、吞并突厥、吐蕃、羌族等族群的生存空间,彻底同化他们。
  
  只有这样,大唐才能一劳永逸,彻底奠定一个天朝上国,全球霸主的地位。
  
  “殿下。”
  
  远远地,一行穿着布衣的身影朝着李承乾他们接近,其中有中年人、老者。
  
  “参见殿下。”
  
  一行人气喘吁吁地出现在李承乾面前,纷纷行礼。
  
  这些人不单单是东宫家令寺典仓署的官吏,还有吸纳的京兆府乞丐、外来流民的负责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