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红楼:风华首辅 > 第二十五章 帝弓者,虹也!

第二十五章 帝弓者,虹也!

第二十五章 帝弓者,虹也! (第1/2页)

“你的意思是,只要更改了税法就万事大吉了?”
  
  “当然不是,治理国家就像治病一样。一但病患有了在外表现,那必然是多种内在病症的结合所导致的。
  
  想要清除利弊,就像用药一样,更改税制仅仅也只是其中的一味重药,需在后期入药方可。
  
  若是在病人体虚之时便用,恐虚不受补,适得其反。
  
  依草民愚见,当务之急是要先重建京营、清查九边、罢庸任贤、整顿朝堂。”
  
  薛虹的意见很直接,先整顿收拢兵权,确保没有人敢狗急跳墙,然后再开始考察绩效,确保行政效率能上来。
  
  薛虹这会没提反腐的事,因为反腐这东西一但大环境出了问题,你越反他腐败贪污的反而越严重!
  
  实际上,一但税制改革成功,自然而然会对贪腐有极大的抑制作用。
  
  隆庆帝拢了拢胡须,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谈何容易啊……”
  
  光是第一步隆庆帝现在就已经卡住了,想要整顿军权那得靠实打实的银子!
  
  不过好在有了林如海运过来的一千多万两银子,起码让隆庆帝将京营重新组建起来了。也算解了燃眉之急,有了后续操作的空间。
  
  “然成此三者,却也不过解眼前一时之急,治标不治本。病珂在于税制,成此前三者,方可改税。”
  
  官绅一体纳粮和清丈田亩是一套组合拳。
  
  甚至清丈田亩的重要性还在官绅一体纳粮之上。
  
  本朝规定,举人可免税二百亩,进士免税千亩,四品者可免两千亩,二品者再免两千亩。一品者可免一万亩!
  
  一品这个看个热闹就行了,本朝文武官员除了开国时期外,还没有活着时候封过一品的例子,都是虚职不授。
  
  如太师、太傅这些职位,一般都是给死人加封用的。
  
  也就是说,一个官员,最多能免税四千亩。
  
  现在明朝九品及以上,有资格免税官员、包括举人进士,加起来还不到十万人。
  
  往死了算,国家免税最多,也不可能达到一个亿!
  
  而现在国家户部的统计上,国家总田亩数量是三亿亩出头。比之开国之初的四亿亩还少了一亿亩。
  
  按理来说,随着农业国家的发展,人口的增长,耕地也应该是增长的呀!怎么会出现倒退呢?
  
  实际上,土地确实增长了,薛虹查阅过后世的文献,华夏在这个时期,实际耕地大概是七亿八千九百余万亩的土地!
  
  也就是说,相当于官员士绅合伙藏匿了国家四亿八千万亩的土地。
  
  而且他们还享受着一亿亩的免税政策!
  
  说白了,官员士绅相当于侵吞了国家四分之三的财产!国库不空虚就怪了!
  
  剩下那四亿八千多万亩的土地去哪了?被藏匿起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要重新清丈田亩的原因!
  
  国家和一个家族的兴衰都是一样的。
  
  创一代,兴二代,三代守成,四代败,到了第五代刚好开始出问题,到了第六代、第七代如果不改革就是积弊难反,第十代之前,必定玩完!刚好两百年!(当然,如果中间进行过一些措施续命,可以延个一百年左右的寿,但不可能超过一百年。)
  
  基本上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是头一百年里,有个几十年盛世,从一百年开始就是临界点,如果不改革,清理蛀虫,就开始走下坡路。
  
  除非国家开挂,突然生产力屌炸了,成光之国乌托邦了,否则一百年的节点不改革,就几乎不可能有国家能跳出两百年的怪圈。
  
  也别拿西方罗马帝国说事,那玩意本质上他就不算大一统王朝,压根就没活过一百年,后面也就是剩个罗马的名字而已。
  
  大明现在已经错过一百年的节点,但万幸还没到病入膏肓的地步,还有操作的空间。
  
  隆庆帝就这么静静的听着薛虹的讲述,时不时的提出一些问题和观点。
  
  而薛虹往往是避开现实,拿史书中的例子去进行举例,这样谁也挑不出来错。
  
  我说的是历史发生的事,我可没说你们谁啊,你非要对号入座,那我也没办法!
  
  随着两人的探讨,不知不觉间,蜡烛已经换了一根又一根,天色也渐渐发白。
  
  “……国之灾有三,一曰天、二曰兵,三曰吏,然人祸大于天灾,国之祸患,吏治当头,尤胜兵患也!
  
  是故,陛下若想在不为逆大势的情况下整顿乾坤,为有改税。”
  
  “何以为势?”
  
  “经济生产为势,民心为势。
  
  自古霸者以驭势而得天下、将相以借势得长久、商贾以审势得富贵、百姓以附势得安稳。
  
  势者若斯水也,涛涛而下,非人力可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