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玉衡大婚,危机四伏(六千) (第1/2页)
“王爷,要不要再干他一票?”
书房中,章寒的声音还在回荡。
章振有些老脸一红,有些无语的用巴掌捂着脸,不敢去面对其他人的视线……瞧着章寒兴冲冲的模样,这儿子,上蹿下跳的模样,丢人啊。
而且什么叫再干他一票?
怎地这般粗鲁?
这傻孩子,莫不是以为打仗是什么好玩的事情?怎能轻言刀兵?
宋言倒是没有责怪章寒的意思,除了经常擅自揣测他的想法之外,他对章寒这人还是很喜欢的,尤其是在章寒歪打正着给自己弄来三百万的时候,他看章寒便更觉眉清目秀了,甚至恨不得抵足而眠。
不过他不是成*人,最终作罢。
对于完颜广智和索绰罗,不会真个老老实实送来千万白银这件事,宋言也早有预料……别的不说,就索绰罗和完颜广智两个穷鬼,便是将那一身肉都给剐了卖了,怕是也凑不到千万白银的。
当然,他有的是办法让对方乖乖将钱,或者是等价值的物品拿出来。
既然早有计较,那他自然就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而生气,瞧见章振似是准备训斥,便忙开口说道:“章将军不必生气,小章将军也是性情使然,这般真性情本王甚是喜欢,你也莫要训斥了。不过再干一票倒是用不着,我们现在虽有骑兵,但数量终究不多,在草原之上和匈奴女真的骑兵野战,未必能落得多少便宜。”
“而且,天寒地冻的,许是还会让我们的兄弟出现不必要的死伤。”
梅武嘴唇翕动了一下,终究还是忍不住开口:“其实,如果只是小规模开战,倒也不是不可以,黑水部前些时日已将纳赫托娅的聘礼,三千匹优等战马送到,张家那边也会从海西草原带回一些战马,现如今我们重骑兵虽然依旧只有八千,却是货真价实的,每人都能配置三匹上等战马。”
说起这八千重骑兵,梅武都有些心疼。
养八千重骑兵的消耗,比八万步兵还要多,每天耗费的银钱都是个天文数字,若不是宋言总有办法弄来银钱,怕是这八千重骑早就要解散了。
不过该说不说,八千重骑的战斗力是真的生猛,一旦让重骑军团列开阵势冲锋,那简直就是风卷残云一般,没有任何存在能挡在八千重骑面前。
“除此之外,还训练了六千轻骑。”
“这些时日,兵工坊那边,生产震天雷九千枚,如果只是一场小规模的战争,完全不会有任何压力。”
八千重骑冲锋,六千轻骑以弓弩和震天雷骚扰,便是正面对抗匈奴十万大军,梅武都有信心将对方的队伍,从中间切出一个口子。
“不仅仅只是骑兵,便是步兵方面,也要比之前强上许多。”
“新招募步兵一万二,这还是在我一再严格招募条件的情况下,否则前来应征入伍的人怕是更多。”梅武说着,心中便有些感叹,寻常来说国家征召兵卒入伍,百姓是极为抗拒的,很多时候甚至需要强制性的命令适龄百姓服兵役,可在平阳安州这边却是截然不同,募兵的告示只是刚刚贴出去,不过几日时间前来应征的百姓便能踏破门槛。
人们不再闻兵役而色变。
原因无他,在宋言这边当兵,一日三餐能吃饱饭,有满额军饷,唯此而已。
“这一万两千人,经过数个月的训练,身子已经养的壮实起来,也有了最基本的行军作战的素养,所差的,便只是一场见血的战争。若是燕王殿下真有心突击匈奴,老夫的建议是重骑冲阵,轻骑骚扰,步兵后方跟上,负责清理焚毁匈奴部落的营帐,以及斩杀残余。”
毕竟是个老将军,梅武对于战争还是较为热衷的。
甚至短短时间,于梅武德脑海中便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如何作战的雏形。
宋言轻笑一声再次摆了摆手:“暂时不用,实话告诉各位,虽说陛下给了我主动出击的权力,甚至说只要是我打下的地盘,都可以划归到燕王封地,然今年……甚至是明年,我都没有扩张封地的打算。”
“封地,不仅仅是要打下来,管控还要跟的上才行,如果只是将土地打下来,实际控制跟不上那便毫无意义。”
此言一出,梅武,章寒,李二,雷毅这些武将,面上都有些失望。
倒是梁光宗,高兴才,贾毅飞,甚至是刘义生这些文臣,眼睛则是明亮了一瞬,他们还真害怕宋言穷兵黩武,毕竟安州和平阳两块封地面积虽然很大,可因为气候条件,加之常年受异族侵略的缘故,封地中的百姓数量并不多,这是宋言目前最大的短板。
若是只顾着打仗,忽略了民生,不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便是宋言雄才大略,便是梅武用兵如神,终究也免不了破败与毁灭。
短暂的停顿了一下之后,宋言继续说道:“在返回平阳的路上,我细细琢磨了一番,为平阳和安州制定了一个三年计划。”
“所谓三年计划,便是我们这三年要达成的目标。”
“第一个计划,恢复人口。”
“安州,平阳,可以说是宁国境内土地面积最大的两个州府,结果总共只有不足百万人口,实在是太少了。”
这一点,几乎所有人都齐齐点头。
在古代,人口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人口多了,便能多收税,便能有更多兵卒,甚至在很多时候判断一个王朝兴盛与否,人口便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诸如迁徙到安州平阳之民,赠与土地,免税多少年,以此来吸引外府之民定居封地;亦或是鼓励封地内的百姓多生孩子,孩子数量达到一定标准,减免一定赋税之类。”
“高先生,这件事交给你负责,我需要你尽快给我拟定出来一个方案,具体的度,你看着把握。”
高兴才起身:“下民接令。”
“第二个计划,兴建工坊,本王在宁平的产业要尽数搬迁到封地,绝大部分的匠人和家眷都已经带来,这些工坊产生的利润,是支撑封地,军队运转的,最大资金来源,这一点不容有失,一定要尽快完善,晚一天便要损失大量白花花的银子。”
“除了原本的那些工坊之外,本王还要再建其他几座工坊,这些工坊中生产出来的东西,对封地有大用……不过这个可以稍晚一些时日再说不迟。”
“至于工坊的位置,最好集中在一起。”
“若是安州,平阳交界处有合适位置最好不过。”
“工坊的事情,房海,贾毅飞,便由两位协商负责,若是遇到无法决断之时,可以告知我。”
两个刺史起身应下。
“工坊内的一切,一定要严格注意保密,各种生产技术,严禁外泄。”
“保密的事情,便由刘生你来负责,这些工坊是最重要的监察对象,我知晓裙带关系不可避免,但,若是因着人情世故,扰乱了工坊的正常生产,定斩不饶。”
刘义生咧嘴笑了,这种事儿锦衣卫熟啊。
“第三个计划,外祖,生产震天雷的匠人现如今是由你管辖,我需要从中挑选一批手艺最好的匠人,我有一些新的武器要交给他们生产。”
宋言准备造枪,造炮了。
虽说因受到这个时代技术工艺的局限,重机枪,自动步枪,狙击枪这些肯定弄不出来,但燧发枪勉强还是可以制造的,若不是膛线的事情不好搞,宋言都准备直接进化到栓动步枪的时代。
震天雷也不能一直靠投石机,毕竟那东西实在是太过笨重,而且射程,精准度都不太可靠……现代社会的大炮,宋言搞不出来,但小巧轻便的虎蹲炮,速射型的弗朗机炮,攻击距离能达到两公里的红夷大炮,想想法子还是可以搞出来的。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大炮除了用料较多之外,技术方面可能比造枪还要更简单一些。
宋言脑子里拥有全部的图纸,交于那些匠人之手,一番研究,想要制造出来应是不难。
梅武点头应下,眸子里闪着兴奋。
自家这个外孙在格物方面的能力,梅武还是很清楚的,就现在银甲卫,黑甲士身上的盔甲,还有陌刀队手中的武器,都是用宋言改良过后的炼铁法,生产出的铁锭锻造而成,强度远非之前可比。
还有那震天雷,简直就是战场上攻城拔寨,守城野战的利器。
就是不知这个外孙这次又折腾出了什么新东西,一时间心中都有些好奇。
“至于第四个计划……思瑶。”宋言忽然昂首喊了一声。
没多长时间,便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随着书房大门被推开,但见杨思瑶就站在外面,对于杨思瑶众人也算是比较熟悉的,毕竟这个女人偶尔会帮忙燕王处理一些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