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摩古城三王谋定,镇南王义正辞严 (第1/2页)
宗图正北摩古城,这日,城主怀王赵武尚携鹤城鹤王赵武颜与武宁城襄王赵武同兄弟三人正在摩古城最高的栾云殿外北边赏景。
摩古城以北不过百里便是上清河,支流瑞河经此往南延至皇城。整个摩古城依山势层叠而建,最北边山腰相对较低,乃主关玄武关,关险而墙厚,西边云桥连着关墙和驰道,东边依次增高,是丰宁殿建筑群及侧殿,由云桥连接。丰宁殿侧殿东连着盆腔腹地,属于城区,官员府邸、百姓住所、商业酒楼等之所在。丰宁殿南更高,由两座云桥相连,西边的云桥连着乾宁殿建筑群,大大小小偏殿有十几座,这是怀王与其臣子议事、公务之所在。东边云桥连着保和关,保和关南延层层石阶而上便是坤宁殿,坤宁殿再往南石阶而上,便是他们现在所驻足的最高处栾云殿。
有诗云:
百里城关依山势,千丈殿台入云间。
云桥玉带绕层台,耸翠绿袖罩险关。
迷雾深锁千重岭,狼烟飞笼万座山。
旌旗征衣起卷处,鼓角空传遗旧颜。
“想我父皇当年是何等的气魄,站在这雄关俯视天下。”怀王赵武尚感慨道。
鹤王年岁半百有二,眼神中早已没了那等豪气。“是啊,小时候时候经常上来游玩,如今已隔四十余载了,这山高峰险,不免有些胆怯。”
襄王赵武同则一言不发。
怀王见状,脸有愠色,道“近日听说这个少傅韩岳大提‘革新之策’,上皇有意要削藩啊。不知王兄与王弟作何打算?”怀王有意将二人有何看法说成是作何打算,是有意试探二人。
二人其实也非常明白怀王之意,赵武同示意手下人都撤下,只留下他们三个。
赵武颜面露微笑,十分坦然,“说句心里话,我倒是觉得这个韩岳之计甚好,革新应当势在必行,与社稷的长治久安来说,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至于削藩嘛,掌权掌兵对于我而言也无所谓,承袭爵位,安心过活,更乐得自在。”
“难道,这父皇的江山,就这么白白恭送了?王兄此言,已然不孝啊。”赵武尚说的义愤填膺。
“当年约定好的是让位与您,可现在呢,坐在皇城的不是您,也不是您的子孙。赵武烈还比较仁慈,现在眼看着他已时日无多,我们再不作为,这赵武彬要是继位,义儿、怀儿、坤儿的地位,怕是不保了。”
赵武同听到这,也是身躯一震。“梁王?他怎么可能继位?”
怀王见他的说辞有效,开始变本加厉“如今太子年幼,杨太后曾几次三番提及促成此事,也是效仿当年。赵武彬的梁城,赋税颇重,确上交甚少,暗地里一直在招兵买马,招揽网罗不少幕僚门客。若他顺利继位,那自是会借着削藩打压我等,如若赵凌志继位,他必然会反。以他的性格,咱们的地位依然不保。”
“那依王兄来看,我们应当作何打算?”显然赵武同被说服了,问道。
“依我看,等赵武烈驾崩,不管是谁继位,咱们三个以保境安民为要,绝不参拜,而且咱们互为犄角,互为援助。”赵武尚言道。
“如若王弟所言,赵武彬绝不会罢休,定然举兵来犯,我鹤城可经受不住。”赵武颜十分担心,毕竟他手下可没那么多能征好战的良将,也没有出谋划策的贤臣。这南芬侵犯之时,还好有朝廷调度一致对外,这若内部开战,鹤城是最弱的存在。
赵武同担心的点,可与鹤王不同,“那王兄您说这云王和韩王会作何打算?这异姓的镇南王和仁王会作何打算?”
怀王走到雕栏边,一手抓着一个狻猊望柱,“无论谁继位韩王都是支持的,赵武彬继位则对他更有利。杨太后和韩王后本是一家,他们杨家的势力则无需我多言了吧。至于云王,他那云城兵马与梁城不相上下,十之八九会自立为王。而那两位异姓王,则会选择静观其变,顺大流,边关邻国对他们更为重要。”
赵武同也显得有些担心,“王兄距离皇城最近,如若梁王继位,王兄的摩古城定是首要。王兄要提前准备啊。”
赵武尚显得一脸淡定,“让他来吧,就算他不来,我也会发檄文举义旗,恢复我正统。”
赵武颜和赵武同一听,方知其目的,赵武同上前“王兄难道也早有准备?麾下兵马粮草丰足?”
赵武尚微微一笑,“虽然没有太早准备,但有不少士族是会支持的。咱们本就顺应天道。”接着他转身面向赵武颜,“王兄若有此心,我愿倾力相助,定将父皇之江山收复,我嫡系之社稷归统。”
赵武颜一听,惊的浑身发抖,连连摆手,“王弟莫要害我,莫要欺我。”
赵武尚咄咄逼人,“难道王兄真要背上这不孝之名?真要眼看着家族这脉被屠戮殆尽?眼看着将来子孙继续被人颐指气役?”
赵武颜被赵武尚逼的向后退了两步,“王弟莫要逼我,王兄实没有这雄心壮志,也从没做过如此计划准备。如若,如若事态真似王弟所言,我自当支持王弟。”
赵武同听赵武颜如此说,心下也敲定了主意,“王弟心意也是如此,如若赵武彬继位,我兄弟三人自当齐心协力,所谓无主不立,怀王兄便是这主,便是这正统。”
说着,赵武同便下跪行礼,赵武尚眼含热泪地赶忙将其扶起,“襄王弟请起,但若有人欺负我兄弟三人,自当齐心对外,咱们且就各自准备,以观其变。”
南关城。镇南王府。
小王赵诺正在招待着远道而来的纪芸。但见这赵诺年方弱冠而气度俨然,虽系镇南王贵胄,却是常服皂绦束腕,纪芸赞他朴实无华。又见他行步挟风,看来也是在边关行伍中出没,性敦厚寡言,果断决伐。
“仁王后风尘仆仆来南关城,有何要紧之事?”小王赵诺问的直接了当,到也在纪芸意料之中。
“实不相瞒,我自皇城而来,途经武宁城,得知襄王却在摩古城尽孝,特意又先来南关城。坤道确有要紧之事与镇南王商议。”
赵诺一听,也是会意,“仁王后亲自来访,足见事关紧要。我已安排人去催请父王,稍作即至,请先用茶。”
纪芸看他敦厚耿直样子,心中也甚是喜欢“小王爷与我王儿岁月相当,行事果断,也十分相像。看来小王爷也时常在军中行事,难得难得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