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合并办报 【100】情报有问题 (第2/2页)
还别说,经过他们这么一通忙活,两天后还真传来一份非常详细的《扫荡计划》,里面详细描述了日军的兵力调动、部队编号、指挥官名字、重型武器数量、行动时间和进攻路线。
王茂生担心这些家伙为了红点胡编乱造,特地安排柳原光健晚上打电话给相熟的日本通讯兵,旁敲侧击地核实了一遍,发现最近确实有些兵力调动,且大部分行动与情报文件中提到的差不多。
作战科把这份情报与地下组织、侦查观测等渠道收集到的敌方动态放在一起,发现每一条都高度吻合,才确信鬼子真的又要来扫荡了,立刻部署军民进行“反扫荡”斗争。
斗争手段还和以前差不多,主力部队趁敌人合围之前跳出包围圈,根据地内部坚壁清野,搬空工厂设备、藏空粮食物资、老百姓全都躲起来。
可就在主力部队即将开拔时,一名作战参谋对伪军提供的这份情报产生了怀疑,因为这份绝密文件对根据地东部平原地区的敌情描述不够清晰。
这份情报既然是日军“扫荡”前拟好的作战方案,就应该像其他方向一样清晰标注上兵力、番号等,而不是笼统地说增加兵力。
军区首长很重视这个问题,命令部队暂缓出山,先派侦查骨干去东部地区了解情况。这一侦查还真发现了问题,日军正在向台潍公路和沂沐河一带调派坦克、骑兵以及装甲部队。
这些部队机动性强,看似松散的包围圈,实际上暗藏杀机,只要发现八路军主力部队就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合围,在那片一马平川的平原上展开绞杀。
想明白这些之后,大家冷汗直流,再看那份伪军提供的情报文件就觉得大有问题了。
他们把王茂生叫到作战科,细细盘问情报来源和准确度。
被人怀疑的感觉不好,被一群人怀疑更是如坐针毡,王茂生不否认情报存在漏洞,但也不愿意相信自己苦心构建的情报渠道有问题。
他推了推眼镜:“我认为,问题可能出在时间上。敌人的坦克是在情报送出后才调动的,所以文件上没有提到……”
可那些精明的作战参谋们却仿佛看穿了一切,摆出作战地图给他看:“过去敌人每次‘扫荡’沂蒙山区,我军多半都是向东转移到滨海区去,我认为敌人应该是摸到了规律,故意通过这个半真半假的情报迷惑我们,等我们照常转移的时候发动致命一击!”
王茂生面皮涨得通红:“我会去认真追查情报来源,不过现在最紧迫的是部队如何应对大扫荡,既然知道东面有埋伏,我们该怎么办呢?”
作战科内响起爽朗的笑声,大家一致决定将计就计,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