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大开荒 (第2/2页)
万历缓缓点头道:“那就让国丈赶紧加大产量,多做点粉碎机、搅拌机和挖淤泥的。
原本朕还想挖完大河附近的沼泽,然后再把造肥料的作坊往小河附近搬运。
现在看来,不用这么麻烦了,我们干脆多造点机器,把肥料产量提上来,然后做肥料生意,把造机器的钱赚回来。”
啊?
肥料也拿来卖钱!
王象晋闻言,不由愣愣的道:“万岁爷,我们造肥料的原料也就鱼骨粉还值点钱,其他的都不值钱啊,这肥料卖钱有人买吗?”
那当然有人买。
万历想了想,随即解释道:“现在大家是不习惯买肥料,不过没关系。
我们可以专门出一期关于肥料的邸报,你好好介绍一下各种肥料能让各种作物增产多少。
然后,我们就根据这增产作物的价值来定肥料的价格,定低一点。
比如,五十斤肥料能让稻谷增产半石一亩,按两石粮一两银子算,增产的粮食价值大致就是两百五十文左右,我们就卖一文钱一斤,五十斤才五十文。
这样投入并不大,三十亩地也就一两多,但是却能多出六两多的粮食来。
总会有脑子够灵光的买肥料回去试试,他们一旦试出来真是这效果,那肯定会有人跟着买,这样生意就做开了。”
呃,一文钱一斤?
这个价格看似很便宜,其实利润还是大得惊人。
因为一个造肥料的作坊一天最少能造几十万斤的肥料,而且这沼泽里基本都长着草,绿肥那都不知道堆积多少年了,本就肥得很,最多也就加几两银子的鱼骨粉和其他材料就行了。
也就是说,能卖几百两的肥料哪怕加上人工成本都还不到十两银子,这里面的利润最少九成。
这一个作坊一个月就能赚几千两,十个作坊就是几万两,这边沼泽这么多,他们最少能建几百个这样的作坊!
那是多少钱?
对了,没算机器成本。
王象晋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万岁爷,这样我们怕是要建数百个造肥料的作坊。
这搅拌机和粉碎机还罢了,等这边人畜多了我们还能造其他的肥料,问题,那挖淤泥的,估计挖不了几年就没淤泥可挖了啊。
那么大的机子,估计光是熟铁就有上千斤,再加上打造和运输的成本,万岁爷,我们真建这么多这样的作坊吗?”
这有什么。
万历琢磨道:“淤泥挖完了,沼泽也就变成河塘了,我们直接就当大水车用,这样沟渠灌溉就方便了。”
您如果不在乎成本,这样灌溉的确方便多了。
王象晋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你们想想,还有什么问题没。”
这房舍建好,沟渠挖好,剩下就是耕种了,还能有什么问题?
徐光启微微摇了摇头,表示没问题了。
王象晋却是有些兴致勃勃道:“万岁爷,其实我们今年就可以在这边大量种植瓜果蔬菜。
比如大白菜,两三个月就长成了,我们挖好沟渠再种都来得及。
还有红薯和土豆等,大致四个月也就长成了,不过,这些要现在就种,这样人手怕是不够用了。”
人手问题那就不是问题。
万历琢磨道:“现在辽东都司和松嫩平原春耕都搞完了,我们可以出钱从那边征召青壮过来,让他们现在就开始刨地种。”
您还出钱请人来种啊。
那就没问题了。
王象晋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微臣也没什么问题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挥手道:“那就赶紧去准备一下,明天就开工,挖沟渠。”
徐光启和王象晋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小朱常洵见状,又忍不住问道:“父皇,我们在这边种这么多瓜果蔬菜干什么,没人来吃啊。
您请人来种,那最少得给人一两银子一个月吧,这得花多少钱?”
你没见几百万大军消耗有多恐怖吗?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细细解释道:“你是光算了工钱,没算产出。
红薯、土豆、大白菜,那一亩最少都是上千斤的产量,我们出钱请人过来种,一个人少说得给我们种十亩吧?
也就是说,每个人工最少能给我们种出上万斤的瓜果蔬菜来,这就价值几十两。
至于没人来吃,白菜种出来这边大军估计还没撤走,可以直接给大军当菜吃。
还有红薯和土豆,可以让几百万大军带回去吃乃至带回去当种子种,这样还有利于红薯和土豆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