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翻地浆 (第2/2页)
那可太好了!
王象晋闻言,立马拉着宋应星商议起来。
小朱常洵见状,却是盯着江对面的永乐山满脸向往道:“父皇,我们什么时候去看良玉姐姐打建奴啊?”
北王朱常溆也跟着点头道:“是啊,父皇,儿臣还没看过打仗呢,好想去看看啊。”
呃,这次怕是没法看到实战的场景了。
我们可不是川军将士,进了山根本就跑不动啊。
万历想了想,随即耐心解释道:“这一战的重点其实是外围要围住,我们只要围得建奴没地方逃就行了。
至于山里的战斗,四十万川军将士对三四万建奴那肯定是没问题的,那也没什么好看的。
关键我们想要看就得进山,太麻烦了,也太危险了。
这次我们还是在外围等战报吧,你们想看打仗以后有得是机会。”
没得看啊?
小朱常洵和北王朱常溆闻言,那都不由得满脸失落之色。
万历见状,干脆岔开话题道:“其实,研制机器,挖淤泥,造肥料也挺好看的。
这里正好在江边,水运方便得很,我们可以命人在这旁边的江岸建造码头,然后让飞梭船去拉材料过来,就在这里建个造肥料的作坊。”
小朱常洵和北王朱常溆闻言,果然来兴趣了。
万历这个当皇帝的在此坐镇,码头和作坊修建起来简直不要太快。
第二天,水师将士便运来材料开始修建码头了。
没过几天,辽东都司的屯卫青壮便拉着材料来修建房舍了。
半个月不到,飞梭船就把蒸汽机、锅炉和铸造好的挖斗、粉碎机、搅拌机等材料全拉过来了。
永年伯王伟甚至还送来了上百熟练的老匠户。
六月初,一个造肥料的作坊竟然神奇的建好了。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万历便带着兴致勃勃的小朱常洵和北王朱常溆等赶到了建好的作坊里。
其实,这作坊就跟当初白河河谷那造肥料的作坊差不多。
粉碎机和搅拌机那都是现成的,他们只是把水车带动改成了蒸汽机带动了而已。
这作坊唯一的不同就是多了一个挖淤泥的机器。
那家伙就像一个巨大的脚踏水车一般,足有一丈多高,升出去的一排挖斗足有几丈长,看上去那是壮观无比。
宋应星见万历一行来了,颇为兴奋的见了一番礼之后便指挥匠户开工了。
那巨大的机器缓缓转动,一个个挖斗慢慢深入淤泥中,转出来就是满满一斗。
挖斗随着链条缓缓上升,升到顶端之后,突然就往下一倒,那淤泥便倒进了下面的搅拌机里。
王象晋见状,那也指挥匠户推着早已备好的鱼骨粉、草木灰、豆渣等,推上搅拌机旁边的土坡,往里一倒。
紧接着,搅拌机又开始转动了。
王象晋那是不顾淤泥飞溅,一直站搅拌机旁的台子上盯着,等里面差不多满了,他立马就命匠户赶来带木槽的马车,打开搅拌机旁边的侧板。
哗啦一下,上千斤黏黏糊糊的肥料就倾斜到了马车里面。
搅拌机这边关上侧板继续,那匠户则赶着马车来到不远处压实的地面上,就那么打开木槽的侧板,让黏黏糊糊的肥料一路流到地上。
然后又是一辆马车继续接,继续往过拉,往地上流。
这场面着实壮观得很,不过,看不懂的人看到了估计会觉得他们脑子有个大病。
他们这是无聊吗,竟然召集这么多人马,造这么大的机器和稀泥玩!
小朱常洵看了一阵,那都有点不解道:“父皇,我们费这么大劲和出的这稀泥有很大用处吗?”
那当然。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细细解释道:“你别看这些肥料现在是稀泥,这些稀泥一旦晾晒干了,打成碎末,撒在农田里,那就能变成粮食。
哪怕是贫瘠的田地,只要撒七八十斤这样的肥料那最少能增产半石左右,半石那也是七八十斤的粮食啊。
我们这看似是在和稀泥,其实是在产粮食,同样的地,同样的作物,同样的耕种时间,撒上这种肥料那就能增产,一斤肥料最少能增产一斤粮食。”
这么神奇的吗?
小朱常洵闻言,还是有点不明白。
他实在想不通,这稀泥是怎么变成粮食的。
这时候,万历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他抬手将宋应星招过来,指着那挖淤泥的机器问道:“长庚,这机器好像摆这里就动不了了吧?
问题,前面的淤泥就那么多,挖完了你们不是又要大动干戈移动这机器吗?”
这个问题我们考虑过了。
宋应星细细解释道:“万岁爷,我们已经命人架着木板围着这片沼泽探了一圈了。
这里的淤泥就是最深的,足有三丈左右深,我们把这里的淤泥挖出一个深坑来,其他地方的淤泥自然会缓缓流过来。
我们白天挖了晚上不挖就行了,等到第二天,这里的淤泥肯定又填满了。
微臣估摸着,等我们挖到四周的淤泥不再往过流的时候,这片沼泽估计就变成一个两三丈深的坑了。
到时候我们再把河水引进来,这里就变成一个硕大的水塘了。”
你果然是个天才。
这些都考虑到了。
万历闻言,微微点头道:“很好,这套机器很不错,你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没,如果没有了,那就让国丈那边开始量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