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 第八十二章 将领不够怎么办

第八十二章 将领不够怎么办

第八十二章 将领不够怎么办 (第1/2页)

董一奎和麻贵分别掌控了宣府镇和大同镇。
  
  京城以西终于有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那么,这道防线有多坚固呢,宣府镇和大同镇到底还剩多少边军屯卫呢?
  
  其实,原本驻守宣府镇和大同镇的边军屯卫很多。
  
  因为永乐朝的时候宣大就是抵御北虏的最前沿。
  
  那时候京城北面好歹还有北平行都司和朵颜三卫,蓟州镇还只能算第二道防线,所以蓟州镇的人马并不是很多。
  
  宣大就不一样了,这两镇不但紧邻北虏,而且没有燕山这道天然屏障,地势相对平坦,适合北虏骑兵入寇,所以,永乐朝的时候宣府镇和大同镇都集结了重兵驻守。
  
  大明九边,除了辽东镇就属宣府镇和大同镇兵力最多。
  
  董一奎和麻贵那都是边军屯卫出身,再加上他们两家自永乐朝开始便在宣大为将,整饬宣大边军屯卫那自然是小菜一碟。
  
  没过多久,两镇的边军屯卫便统计出来了,连带战马都点清了。
  
  宣府镇,永乐朝驻防边军屯卫十二万六千余户,战马四万余匹,百余年的战损加上边军屯卫逃逸也比较严重,现存边军屯卫八万余户,马两万余匹,其中能挑出来操练备战的青壮五万余,能挑出来的战马约一万余匹。
  
  大同镇,永乐朝驻防边军屯卫十三万五千余户,战马将近五万匹,百余年的战损加上逃逸,现存边军屯卫七万六千余户,马不足两万匹,其中能挑出来操练备战的青壮四万余,能挑出来的战马约一万匹。
  
  大同镇原本驻守的边军屯卫就比宣府镇多出将近一万,为何现在反而比宣府镇兵力还少呢?
  
  这跟嘉靖朝的庚戌之变有很大的关系。
  
  嘉靖二十九年,通敌卖国之贼咸宁侯仇鸾勾结俺答汗入寇,俺答汗直接攻入大同镇,总兵张达和副总兵林椿战死,大同镇将近三万边军精锐全军覆没!
  
  大同镇经此一战三十多年还没恢复元气。
  
  而那时候咸宁侯仇鸾就在宣府镇,俺答汗自然不可能攻打宣府镇,俺答汗在咸宁侯仇鸾的指引下直接绕道古北口,攻入了京畿。
  
  所以,宣府镇保存的边军屯卫要比大同镇多一点。
  
  董一奎和麻贵彻底掌控了宣府镇和大同镇之后,万历又将他们连带宣大和山西巡抚贾应元一同招回了京城。
  
  这宣大可不是掌控在手里就行了,边军屯卫那也不是点个数就行了,如果不集结起来好好操练一番,那屯卫还是屯卫,根本就成不了边军精锐。
  
  宣府镇距离京城大致也就四百里左右,三人是相约齐聚宣府镇一起出发,中途不断换马,酉时还未至,他们便赶到了京城。
  
  万历为了方便跟他们商议还专门挑了个空旷的偏殿,命人摆了张大圆桌,桌上还摆了不少地图。
  
  夕阳西下,三人带着红霞齐步踏入偏殿,那气势竟然还都差不多,全都带着铁血之气,就好像三人都是边军将领一般。
  
  其实,贾应元就是蓟州镇边军屯卫军籍,只是他考上了进士,又异常的勇猛无畏,张居正才会派他去蒲州三大豪族的老巢负责清丈田地。
  
  历史上,这位铁血巡抚是被埋没了,那时候他是刚清丈完大同镇的田地便被张四维手下的言官弹劾,革职查办,捉拿回京受审!
  
  现在就不一样了,他都因功擢升宣大和山西总督了,那气势更是如同沙场上的猛将一般,勇猛无匹。
  
  万历细细打量了三人一番,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起身招手道:“来,仁甫,董将军、麻将军都过来看看地图。”
  
  桌上摆了好几张地图,最上面的一张就是大明九边的地图。
  
  三人连忙围拢过去,细细看起地图来。
  
  万历则是直接问道:“现在偏关镇、延绥镇、固原镇、宁夏镇和甘肃镇边军屯卫大致还有多少,你们可知道?”
  
  这个。
  
  董一奎和麻贵闻言,皆看向贾应元。
  
  他们兴许都知道,但人家是总督,理应让人家来说。
  
  这会儿武将地位可远不如文官,总兵在总督面前那压根就不算什么。
  
  贾应元见状,估摸道:“这几个边镇按永乐朝的配备,偏关镇是五万三千左右,延绥镇是五万六千左右,固原镇是六万左右,宁夏镇是七万左右,甘肃镇是九万六千左右,加起来就是三十三万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