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新技能到手 (第1/2页)
第二天。
王缺早早的就起了床,洗漱,出门,往玉京台而去。
萍姥姥果然已经在这里了。
看见王缺过来,伸手招了招:“过来坐。”
王缺自然是乖乖的过去,坐到茶摊边。
“你的这具分身,倒是不错,只是要注意,长久附魂,也会影响魂魄,需要调养才行。”
萍姥姥慢悠悠的给他倒了一杯茶水,同时提醒道。
对于萍姥姥能看穿自己是分身,王缺并不意外。
他身上的附魂符和驱尸符,对于仙人来说,根本瞒不住。
王缺点点头:“多谢姥姥提醒。”
萍姥姥笑了笑:“嗯,你注意就好,我们接着讲壶天之法。”
“好。”王缺认真点头,整个人都精神起来。
“壶中藏日月,芥子纳须弥。方寸演世界,一念转星移。”
“壶天术的核心奥义在于以阴阳为枢,五行作媒,在有限空间内开辟独立维度,或使本体与器物大小互易,契合‘大无外,小无内’的混元至理。”
“初习此术,可缩物入壶,可纳三丈之物于方寸,此为壶里乾坤。”
“待到上境,开辟壶中天地,自成昼夜四季,此为壶天化境。”
“昨日我教了你制作之法,今日我教你壶天法的心法口诀。”
萍姥姥慈眉善目,细心的教导王缺。
王缺也是听的入神。
“一壶分两界,阴阳自转轮。
大则吞山岳,微如芥子尘。
……
壶盖掀星河,壶底镇昆仑。
莫问真与幻,壶天即本根。”
“这是壶天法的心法口诀,你需细细品悟。”
王缺牢牢记下口诀,不敢遗漏,又向萍姥姥提出诸多不理解的地方。
萍姥姥也不藏着掖着,给王缺一一解释。
一直从早上教到傍晚。
萍姥姥看了看天色,又道:“除了制作之法,心法口诀之外,想要用壶天法制作尘歌壶,还需要做一件事情。”
王缺一愣,旋即发问:“是什么?”
萍姥姥笑着道:“获取器灵。”
不等王缺再开口,她便起身,伸手在身前的茶壶上轻轻一点:“随我入壶。”
看着细小的壶口,
王缺脑海里第一时间出现的,是派蒙的“进不去,怎么想都进不去。”
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直接伸手往壶口触碰去。
一阵眩晕的感觉传来。
等王缺回过神来,他已经出现在一片缥缈仙境之中了。
而萍姥姥就在他的身边。
“老婆子已经许久没有进来过来,倒是上次那位旅者帮忙打扫了一下。”
萍姥姥笑盈盈的说道。
然后起身往前面走去:“来吧,器灵就在前方。”
王缺连忙跟上。
跨过一道道仙力构筑的虚空桥梁,两人来到尘歌壶仙境的最高处。
一只胖乎乎的‘仙鸟’蹲在这里。
“咦,阿萍你居然来壶里了,你可是有好些时间没有来过了。”
胖乎乎的阿圆看见萍姥姥,露出很开心的神色。
萍姥姥也笑着道:“尘世迷人眼,倒是忘记多来和你聊聊天了。”
阿圆越来越胖乎乎的身子:“也没事啦,我在这里睡的很好,也不无聊。”
萍姥姥笑着点头,然后给王缺介绍道:“这位是销虹霁雨真君,你也可以叫他阿圆。”
王缺很礼貌,拱手一礼:“见过真君。”
阿圆晃了晃,好像在摇头:“无需多礼。”
说完,他又看向萍姥姥:“阿萍你这次过来,是想?”
萍姥姥点头:“王缺算是我弟子,他要学习壶天术,我想请你给一道分灵。”
阿圆恍然:“原来如此,没有问题。”
说着,他直接身子一晃,一道清光从他身上分割出来,投射在王缺面前,最后化作一颗宝珠。
“等你炼制尘歌壶的时候,将宝珠投入其中,便可以了。”阿圆有些虚弱的说道。
王缺露出一丝感激:“多谢真君。”
阿圆摇了摇:“不用谢,你是阿萍的弟子,就当是我给你的礼物了。”
王缺又是一礼,然后对萍姥姥投去感激的目光。
萍姥姥笑了笑,对阿圆道:“回头我找那几个老朋友,来你这里坐坐。”
阿圆顿时开心起来:“好啊,我都好久没有见过大家了。”
又聊了一会,萍姥姥才带着王缺告辞。
又是一阵眩晕,离开了尘歌壶。
出来后,王缺才有些迟疑的问道:“我刚才看那位真君似乎虚弱了不少?”
萍姥姥笑道:“无需担心,阿圆分灵投影无数,影响不到他的。”
“那就好。”王缺拍了拍胸口。
“嗯,壶天法也教的差不多了,壶灵也给你了,明天你就不用过来了。”萍姥姥摆摆手道。
“我还是想多陪陪姥姥的。”王缺笑着道。
萍姥姥伸手拍了拍他:“多行善事,把持本心便好,姥姥还没有老到不能照顾自己。”
王缺低头:“我听姥姥的。”
“嗯,去吧,别在这里打扰姥姥陪老朋友了。”
萍姥姥的目光又看向了不远处的大石头。
王缺又是一礼,然后才转身离开。
他离开后。
“如何?”帝君的声音在萍姥姥耳边浮现。
萍姥姥依旧看着石头:“是个好孩子。”
“他很贪财。”帝君道,“责任心也不重,甚至有些…怕事。”
“独善其身从来不是什么错事。”
“贪财更不是什么错事,你为摩拉裁定价值,他的贪财,不正是认可你的裁定吗?”
萍姥姥似乎并不认可帝君对王缺的评价:
“而且他最开始本对你满怀期望不是吗?既然你一开始不在意他,现在又想拉拢,自然要给出更多。”
“人心一旦有了成见,便如同大山。”
“若要移山,便需要持之以恒。”
帝君被反驳,也不恼,继续问:“你觉得要怎么做?”
萍姥姥:“不需要刻意做什么,他才来璃月不到一年,等他认识了更多的人,留下了更多的痕迹,归属感自然会产生,有了归属感,他自然会为了保护自己珍视的人或物而产生责任心。”
“只需要释放善意,便足够了。”、
比起别人,萍姥姥更能感受到王缺对自己的感激和尊敬。
这份感激和尊敬,大概来自于自己赠予的《青萍杂记》。
她觉得,一个会因为传道授业而感激的人,不会是一个坏人。
时间才是证明一切的良药。
久久的沉默。
“那便如此吧。”
“嗯,我和阿圆说,回头咱们这些老朋友去他那里坐坐,你什么时候有时间?”
“随时都有。”
“好,那我回头去联系留云他们。”
……
另一边。
王缺离开玉京台,一边往回走,一边打开了金手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