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62章 技术方舟(5k)

第62章 技术方舟(5k)

第62章 技术方舟(5k) (第2/2页)

“伦道夫提出了技术奇点和冷战胜负手的全新观点,白宫那边要求他马上回华盛顿开会,我没猜错的话,他现在应该已经在总统椭圆办公室了吧。”珍妮云淡风轻道。
  
  “哦。”菲利普点头,然后接着说起眼前这座改造后的建筑:“斯坦利?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珍妮点头道:“一个导演,拍过不少作品。
  
  IBM觉得他比较合适,他在了解到深蓝以及伦道夫关于技术奇点、人工智能的理念后,表达出了强烈的合作意愿。
  
  后来他提供的设计稿,也是最能打动伦道夫的。
  
  所以IBM选择了他。”
  
  斯坦利最著名的作品是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是无数科幻迷心中永恒的经典。
  
  因为《楚门的世界》即将发售,不仅林燃署名了,而且里面主角的父母变成了伦道夫和珍妮。
  
  这让珍妮的心情不错。
  
  她接着说道:“这座建筑是深蓝展览馆,但它的名字准确说应该叫技术方舟。
  
  他希望通过克莱因蓝的冷调和黑线的硬朗结合,营造出一种非人的、机械化的氛围,暗示深蓝超越人类情感的本质。”
  
  克莱因蓝是克莱因1958年发明的,并且在1960年5月以国际奇连蓝的名称在法国国家工业研究所注册了油漆专利。
  
  斯坦利在数十种蓝色中,一眼就挑中了克莱因蓝。
  
  他们自然不用像普通市民那样排队,不过因为他们来的时间早,所以也压根没时间观看人类和深蓝的对弈。
  
  只是匆匆在扇形观众厅扫了一眼。
  
  巨大的机器,空旷的舞台上只有两把座位和一个透明箱子,箱子里是密密麻麻的电路和机械,箱子上则是国际象棋的棋子和棋盘。
  
  在技术方舟,箱子通过玻璃做成透明的了,为了避免有观众说有人类棋手躲在箱子里控制棋子。
  
  另外也是为了凸显科技感。
  
  “怎么样?”珍妮问道。
  
  菲利普的妻子安妮说道:“我感觉整个设计有点太冰冷了。
  
  黑色和蓝色的强烈对比,给我一种敬畏感。
  
  我刚才想了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我亲眼目睹了机器下赢了人类,那我会对技术产生一种更深的崇拜感。
  
  进而对IBM有了一种对方就是高科技公司的印象。
  
  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IBM想要达到的效果。”
  
  阿美莉卡的科技企业做宣传由来已久,最早都可以追溯到18世纪。
  
  菲利普补充道:“这种设计是在试图让深蓝呈现为一个既崇高又令人敬畏的存在。
  
  大面积的克莱因蓝带来视觉震撼和哲学深度,黑色线条则为技术注入秩序与冷峻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奇特。”
  
  迪克的里经常确实出现过与棋类相关的隐喻和场景。
  
  例如,在《泰坦的游戏玩家》中,整个故事都是围绕一种复杂的策略游戏Bluff展开的。
  
  包括去年才出版的《高堡奇人》等作品中,他也经常使用类似棋局中的布局来作为象征性意象,去描绘权力和命运的较量。
  
  因此站在“技术方舟”里,菲利普感觉自己脑海里的灵感都要爆炸了。
  
  他有太多太多灵感在脑海里迸发,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在“技术方舟”这里一直呆到故事的轮廓描绘清楚后再回加州。
  
  此时的他已经不是去年的他,手头不再紧张,在纽约住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不在话下。
  
  “技术方舟”对外开放后,菲利普·迪克的签售会也开始了。
  
  因为他的签售地点在出口。
  
  从头到尾签售就没停下来过。
  
  本来菲利普·迪克还想抽空,没人的时候跑到扇形观众厅去看一眼。
  
  结果他压根没有时间。
  
  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最多有个喝口水的功夫。
  
  离开退场的观众在看到有书卖,还是伦道夫的梦改编的,光是冲着这个就不得不买一本了。
  
  有的红脖子甚至把菲利普当伦道夫了。
  
  他签了菲利普·迪克之后,对方问他,你不是伦道夫吗?
  
  身边的工作人员还得帮他解释。
  
  解释后对方硬是不同意。
  
  话里话外想让菲利普·迪克在书的扉页签上伦道夫·林的名字。
  
  技术方舟的展览是一批一批。
  
  一个买了对弈券的民众进去,那么会放一批民众一起进去。
  
  对弈结束后,他们一起退场。
  
  这座能容纳一千多人的场馆,今天一天时间足足接纳了上万名民众。
  
  当然也有来来回回排队的。
  
  七点场馆关闭,菲利普·迪克用力放松这手腕。
  
  这是他从未有过的体验。
  
  之前也办过签售会,签个一百来本顶天了。
  
  今天居然签了几千本。
  
  还好AvonBooks给他准备了印章。
  
  除了最开始半个小时外,后面都是用印章在扉页上盖章。
  
  不然菲利普感觉自己要累死。
  
  他在技术方舟的工作人员和妻子女儿的陪同下,再次来到了扇形观众厅。
  
  “爹地,你是不知道,深蓝太厉害了,今天的胜率超过了70%,一共进行的20场对弈里,只有6个人赢了。
  
  这6个人里还有5个是职业棋手。”劳拉和菲利普说着今天的见闻。
  
  年幼的孩子实在难以想象,机器居然强大到了这种程度。
  
  “其实我们的预计是百分之五十。
  
  70%的胜率也有点超出了我们的预料。”IBM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不过之后,胜率肯定会慢慢降低的。
  
  深蓝的能力被报道之后,来的棋手肯定会越来越厉害。
  
  深蓝想赢也越来越困难。”工作人员接着介绍道。
  
  菲利普反问道:“但是深蓝也会变得更强不是吗?”
  
  工作人员点头:“当然,但这需要时间。
  
  我们预计是在1965年的时候,也就是一年多以后,对深蓝进行一次大的升级。
  
  我们的目标是战胜职业棋手。
  
  等到那个时候,这场机器和人类的对弈才更有意思。”
  
  难得能问专业人员,菲利普为了自己的写作灵感都得多问几句:“你们觉得在国际象棋领域,什么时候机器才能彻底战胜人类?”
  
  “老板的意思是在70年之前实现这个目标。”工作人员说道,“不过保守估计可能要到75年。”
  
  菲利普若有所思,然后接着问道:“整个场馆的设计,斯坦利有没有给你们介绍过他的设计理念?”
  
  工作人员说:“他的设计方案里是说通过空间引导观众体验叙事,入口的蓝色迷雾象征未知,核心展区的黑色棋盘象征对弈,再到出口的明亮灯光象征反思。
  
  大致就是这样。
  
  其实我觉得有点怪怪的,总感觉像是恐怖电影的场景。”
  
  菲利普其实也有这样的感觉,不过当他坐在扇形观众厅的正中间,看着舞台上的机器、座椅、棋盘。
  
  以及左边是一个数字14:6.
  
  14代表机器赢的次数,6则代表人类赢的次数。
  
  右边则是人名,工作人员适时补充道:“右边是赢下深蓝的人类棋手名字。
  
  我们留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当第二代深蓝推出之后,我们还会邀请他们来参加挑战。
  
  如果深蓝赢了,那么他们的名字会被取下来。
  
  最后IBM的目标是,让这面墙上没有一个人类的名字。”
  
  听完后,菲利普倒不觉得建筑本身有点恐怖,他觉得林燃的判断没错,早晚有一天机器会在所有方面战胜人类的。
  
  白宫总统椭圆办公室,肯尼迪政府的核心成员们都集齐了。
  
  大家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教授,你真的认为冷战的胜负手是人工智能,而不是太空竞赛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