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阎浮武事 > 第四十二章 红玉青

第四十二章 红玉青

第四十二章 红玉青 (第1/2页)

兴庆宫内,离花萼相辉楼东北不远,还有一座高楼矗立,名为“勤政务本楼”。
  
  夜幕至深而灯火至亮之际,李隆基步入了勤政务本楼。
  
  前一刻还在纵情欢宴,转瞬已觉荒凉寂静。
  
  就仿佛他这一生,鲜衣怒马的少年、英姿勃发的中年,一转身却已是白发苍苍的垂暮之年,变化得太快了。
  
  人生一遭,难再少年啊.
  
  “圣人,疑犯带来了。”
  
  神色萧索的李隆基目光看去,只见除吉温外,一个身穿深青色官袍的男子被带上来跪在御榻前。
  
  “区区六品小官,也敢克扣军费,怎么,是嫌朕发给你的俸禄不够吗?!”
  
  随着李隆基问出此话,高力士拿出了几份账册摆在了御案上。
  
  包括太府库藏、户部度支等财政部门的账册。
  
  有天瑞矿藏和机械技术配合带来的巨额生产力,近些年来,盛唐的的财赋税收愈发富裕,支撑安西都护的军费开支绝对绰绰有余。
  
  “圣人明鉴!臣经办兵部事务日久,自知贪污军饷粮草乃是重罪,绝不敢少了神武军、右威卫和左金吾卫三部军备。只是户部批下的款子发到兵部时,就只有这些,臣绝未克扣半分啊!”
  
  听着曾泰辩解,李隆基不置可否地翻了翻账册,随手扔到吉温头上。
  
  “吉温,告诉朕,是这样吗?”
  
  吉温听得圣人声音如数九寒冬,心中一紧,但还是强撑起身,按事先预演那般,顺着曾泰抛出的话头往下说去。
  
  “曾员外所说不错,可这实际缘由,还望圣人容臣慢慢道来。”
  
  眼瞅着吉温告罪磕头,咚咚作响,李隆基袖袍一拂。
  
  “说!”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年前冬月(十一月)说起,当时东平郡王安禄山正领数万河北儿郎在拓荒垦田,该缴纳的地方赋税却迟迟未到长安,户部遣人去问,安节帅却说北境苦寒,垦荒所得不仅不够,还要搭进范阳、平卢两镇三分之一的地税,才能维持万民生活。
  
  右相得知此事后,怜恤民意,便允诺安节帅可在日后将地税补齐。这一来一去,户部的财赋便暂时有了缺口,但仍够西讨大军的开支军费。可年节前夕,天瑞司却突然讨了一大笔款项用于研究,户部秉持着一切为天瑞司让路的根本国策,便将款项优先拨给了天瑞司。
  
  如此一来,户部在短时间内为西讨大军筹措的粮草辎重便只来得及筹措一半。战事紧张,哥舒将军催得又急,六部商讨过后,便决意先将这五成军备送到军中,剩余军备待河东河西筹措完毕,调度至长安后再送往安西。
  
  只是没想到高将军用兵神速,不过月余便奠定胜局,户部补送的军备还停在长安府库之中。秦将军爱兵如子,六部又确有过失,今日夜宴闹出此番误会,引得圣人不快,臣万死莫辞。”
  
  李隆基看着巧舌如簧的吉温,知道实际上肯定不是这么一回事,但他也懒得细究,当即传旨道:“召右相李林甫、神武军大将军秦淮、左羽林卫大将军安禄山、兵部尚书陈希烈、户部尚书裴宽、刑部尚书萧隐之、大理卿李道邃、少卿杨少璹。”
  
  过了一会儿,一众臣子趋步赶到勤政楼殿中,俯倒。
  
  李隆基不听任何人对意见,已独自做好了最完善的安排。
  
  “此案由萧卿主理,神武将军哥舒兢督办。立即押吉温、曾泰至大理寺秘审,不可惊动旁人;天骑连夜加强宫城守备;派人往神都、范阳,调取相应账册”
  
  “喏。”
  
  李隆基还关心自己的钱去了何处,又道:“六部此次调转财赋,出了缺漏而不报,查。”
  
  “喏。”
  
  “圣人,臣请右相和东平郡王同至大理寺协助查案,以还神武公道。”
  
  一直随侍在旁,见证了吉温狡辩全程的哥舒兢道:“臣以为今夜之事定有隐情,圣人切不可听信一面之词啊!”
  
  见哥舒兢甘唱红脸,对唱白脸的秦淮也适时开口:“右相与东平王对圣上一片赤胆忠心,绝不会知法犯法,有此纰漏想必是被手下人蒙蔽,圣人不如允我跟二位聊些时日,这大理寺就不必去了。”
  
  “右相与胡儿的意思呢?”
  
  李隆基见秦淮主动给台阶下,心情好了些许,圣眸一抬,看向二人。
  
  “老夫对西夷诸国也好奇得紧,正想跟天骑聊聊。”
  
  冷峻的目光扫过秦淮,李林甫并不觉得这黄口小儿能凭口舌手段从自己这得到些什么。
  
  “全凭圣人做主,”
  
  安禄山也不以为意,主动下了这个台阶。
  
  众臣告退。
  
  李隆基思忖片刻,眼中忽精光一闪,缓缓道:“让太子来见朕。”
  
  “老奴这便去请,那庆功宴?”
  
  “等着。”
  
  一桩大案,把李隆基原本欢快的兴致打消了大半。
  
  脑中一旦不再想着音律、舞蹈、美色,漫漫长夜都显得乏味。
  
  有人贪腐,他虽然也怒,但提不起劲来。年轻时能在武周朝的迫害下潜龙飞升,权术之道他早已至巅峰,何等手段没见过?
  
  过招了一辈子,腻了,烦了。
  
  在御榻上躺下,他感到一阵疲惫,终究是六十多岁的年纪,哪怕有群臣进献类似【瑞杏】的天瑞奇物,可每次熬夜还是难免感到头晕、乏力、昏昏沉沉。
  
  但不论如何,为了在万国使臣面前彰显盛唐国力,今夜这宴必须熬,往后半辈子也得像年轻时那样熬下去,否则群臣就会议论“圣人老了”。
  
  他绝不允许任何人脑子里敢有这个念想,他是千古圣君,敢与天争,敢与岁月争,不会老!
  
  想起秦淮进献的【瑞杏】,李隆基的长生野望,又盛了几分。
  
  ——
  
  勤政楼殿中的火烛灭了下去。
  
  花萼楼中却还一派热闹,灯火璀璨。
  
  众臣回殿,秦淮走到廊边,向楼外望去,哥舒兢正带着一火天骑往外走去。
  
  带着淡淡木樨味的龙脑香自背后袭来,秦淮转过身,与刚从庑房更衣出来的虢国夫人杨玉瑶四目相对。
  
  “瑶娘来此寻我,可是有事?”
  
  “二郎且随我来,玉环有话与你说。”
  
  她垂下头,往长廊拐角的后堂无人处走去。
  
  秦淮心中闪过几个念头,默默抬步跟上。
  
  金碧辉煌的后堂中,杨玉环面前的御案上正摆着几个由金盘银箔盛托的物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