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赵宋王朝的变化 (第2/2页)
之后,曾布去看了解盐。
在赵煦一朝时,因为自然灾害,解池受损,给赵宋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恢复解盐生产,赵俣君臣调整盐法(官榷与通商交替)、优化运输(盐钞制、入中粮草)、恢复生产(修复解池、引入海盐)以及打击私盐。
经过两年多的恢复,解盐总算是恢复了一些生产力。
最后,曾布告诉曾肇和张蕴,朝廷要收复西夏了,到时,谁那里出错,肯定严惩不怠,让他们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绝不可以懈怠。
离开河东,曾布去了府州,见了折家当代家主折克行,他又跟折克行说了,朝廷准备收复西夏,让折家做好大战的准备。
赵宋王朝对折家一直是羁縻统治,也就是让其家高度自治麟州和府州。
也正是因为如此,哪怕曾布是赵宋王朝排在第三位的宰执,也不好对折家指手画脚。
不过话又说回来,折家这些年始终都没在大事上掉过链子,也一直都很服从赵宋王朝的调遣,始终奋斗在抗击辽国和西夏的第一线,无数族人为保家卫国战死,这才能一直享受这样的殊荣。
离开府州,曾布才进入西北六路。
为了抵御西夏的进攻,赵宋王朝在西北地区设置了六个类似后世军区的机构——经略安抚司(简称“帅司”)。
即:永兴军路经略安抚司,鄜延路经略安抚司,环庆路经略安抚司,秦凤路经略安抚司,泾原路经略安抚司,熙河路经略安抚司。
这六个经略安抚司的长官,每个都是一路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知几军几府几州的权臣。
像永兴军路经略安抚司的长官:就是,带永兴军路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知永兴军(京兆府)的头衔,领京兆、河中二府,陕、同、华、耀、邠、解、虢七州以及清平一军。其防区面积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山西南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关中地区。
现阶段,永兴军路经略安抚司和泾原路经略安抚司都是由章楶直接管辖,他也是西北战事的最高负责人,赵俣亲自任命的陕西、西夏宣抚使。
鄜延路经略安抚司的长官是陶节夫,环庆路经略安抚司的长官是钟传,秦凤路经略安抚司的长官是游师雄,熙河路经略安抚司的长官是吕恵卿。
此四人,都有极为辉煌的战绩,他们和他们手下的大将多年以来一直奋战在西北战场的第一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赵宋王朝的军队中,这六个经略安抚司所统辖的部队被统称为西北禁军,又称“西军”,这是宋军的绝对主力。
哪怕将来有一天,赵俣的神机军和四辅新军建好了,要想收复西夏,也肯定要以这六路西军为主,因为他们跟西夏交战了近百年,对西夏和夏军知己知彼。
这六路西军虽然不能说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他们绝对是堪大用的,不然,最近也不能将夏军打得节节败退。
但是,战争,尤其是这种灭国战争,看得可不光是兵马,更看国力以及前线储备。
曾布此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摸清楚西军六路的储备,看够不够赵宋王朝发动这场灭国之战的?
曾布先是到了鄜延路,在延安府听取了陶节夫的情况汇报,又亲自查看了一下鄜延路的军粮仓库和军械库。
看过之后,曾布脸色很凝重,因为鄜延路一直在对外扩张,战备情况很不乐观,甚至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糟糕。
曾布随后到了环庆路,在庆阳府听取了钟传的汇报,又亲自查看了一下环庆路的军粮仓库和军械库。
环庆路因为对外战事少一些,战备情况能稍好一些,但也不足以支撑收复西夏之战。
其实,赵俣君臣已然意识到了,赵宋王朝连年用兵,西北六路必定空虚。
此前,章楶在奏章里也反复强调了他在陕西前线的所见所闻。
章楶说:陕西许多地方的仓库已然空虚,经过百般调度,也只得是在物资有急用的时候再从后方勉强补充,若是听取了那些边臣及好大喜功者的议论继续向前进筑堡寨,只担心边关战事永远无法平息,如此耗费国家财用物资,必然会让边境的百姓承受物价升高的苦难,实在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计。
没错。
章楶这个西北的最高军事长官,其实是不赞成收复西夏,至少近期是这样的。他希望朝廷,操练兵马,为国理财,整修边防武备,使赵宋王朝的国力真正得到增强,则四夷必不敢再来入侵。
这也是赵宋王朝收复西夏的一个隐患。
曾布此来的任务之一就是解决这个隐患。
为此,曾布和章楶开诚布公地谈了一下。
章楶问:“陛下必灭西夏?”
曾布点点头:“圣志不可改也。”
章楶很担忧:“今六路之备不足以灭夏,曾相公想必已知。”
曾布点点头:“我此来之前,陛下已有明言,若军备足也,教你即刻拟定攻夏战略战策,尽快开战,不教西夏有喘息之机也。若军备不足,则再给你一年准备时间,朝廷将全力支持你收复西夏,缺人给人,缺粮给粮,缺钱给钱,必一劳永逸,解决此心头大患。”
章楶听完,长叹一声:“如此,这一年我等便不会再进筑堡寨,厉兵秣马,积极备战。”
听章楶这么说,曾布也松了一口气。
虽然赵俣、章惇、曾布都认为章楶是最好的收复西夏的人选,但要是无法统一章楶的思想,赵俣肯定会换帅的,赵俣和章惇甚至连备选之人都想好了。
这个人就是吕恵卿。
还好,章楶改变了心意,让赵俣君臣不用做这个艰难的决定。
至于章楶为什么改变心意,主要还是因为不久前赵俣给章楶写的一封御笔。
在这封御笔中,赵俣将赵宋王朝、辽、夏的形势分析得极为透彻,表明如果赵宋王朝不灭西夏,必有灭国风险。
作为皇帝,赵俣能耐着性子跟他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粗暴地直接把他给换掉,让一个支持灭西夏的人来主导收复西夏之战,已经是给足了章楶礼遇,也显示出来了对章楶的重视。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也无非就是这样了。
而且,作为国士,章楶清楚,赵俣既然下定了收复西夏的决心,他不干,也会有别人干,如此一来,还不如让更了解西夏的他来主导这一切,这样的把握还能更大一些。
接下来,章楶也真是老实不客气,他是人也要、钱也要、粮也要,而且全都是狮子大张口,要的量非常吓人,并且让朝廷全都送到他指定的地方。
曾布算了一下,章楶要的差不多是三年的量。
这说明,章楶准备用三年时间来消灭西夏。
不。
应该说,章楶在做最坏打算,也就是,得用三年时间,才能收复西夏。
‘章楶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健啊。’
曾布没有跟章楶争讲,因为他看明白了,章楶有收复西夏的全面计划,至于这个计划到底行不行得通,得他带回去跟赵俣等人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