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 第一百零五章 李清照

第一百零五章 李清照

第一百零五章 李清照 (第2/2页)

基于此,赵挺之便主动结交李恪非。
  
  李恪非很佩服赵挺之的能力,便将赵挺之引荐给了自己的老师苏轼。
  
  被赵俣调回来又被赵俣提拔为宰执并被赵俣委以考核人才的重任了之后,之前一直郁郁不得志的苏轼,胸中的郁结之气一散,仿佛焕发了第二春,人看起来都年轻了不少。
  
  此时,意气风发的苏轼,一心报答赵俣的知遇之恩,正需要赵挺之这样的人才来帮他。
  
  关键,苏轼是个豁达大度的人,连将他赶出他所热爱的朝堂的章惇,他都能原谅,何况赵挺之?
  
  就这样,赵挺之改换了门庭,摇身一变成了旧党人士。
  
  不久之后,旧党这边想找人跟蔡京打擂台。
  
  可旧党这边,不缺文学大家,搞个宣传什么的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按部就班治理一方的人才他们也多的是,但搞经济的人才,他们……没有。
  
  这也正常,旧党一直主张遵守祖宗的旧法,他们的经济政策通常都是减少开支等节流的方式,而不是让杰出的经济人才去刺激经济、去赚钱,在他们看来,那太激进了,这怎么可能留得住搞经济的人才?
  
  没办法,旧党便只能矬子里选将军,最后把刚加入旧党的赵挺之给选了出来。
  
  赵挺之的从政经历也算丰富,而且他早年的政绩一直很突出,也曾出使过辽国,还是蔡京的政敌,关键他已经是吏部侍郎了,职位够高。
  
  值得一提的是,赵挺之一直在反对蔡京在钱法方面的主张。
  
  他认为,钱法不能随意变更,像蔡京提出来的铸造当五钱、当十钱,就不可以实施。虽然这有在短期内增加财政收入、规范货币市场、便于携带交易等优势,但这也能引发通货膨胀、扰乱市场秩序、百姓利益受损、加剧社会矛盾等诸多问题。
  
  所以,当旧党得知赵俣准备改革钱法之后,就预谋好了推赵挺之取代蔡京,揽下这个重任,进入赵俣的视野。
  
  此时,赵俣说:“朕欲改革钱法,谁可胜任?”
  
  赵挺之便抢先一步出列毛遂自荐:“臣请一试。”
  
  赵俣对赵挺之的印象不太好。
  
  这主要是因为,历史上,赵挺之曾经将蔡京搞下去,自己当上了宰相,然后他就跟司马光一样想不管不顾地将蔡京推行的改革全都废掉,包括蔡京搞的建学校,兴礼乐,置居养院、安济院等造福百姓的措施,将当时的赵宋王朝搞得乌烟瘴气,结果,他只当了八个月的宰相,就被臣民给撵下台了。
  
  而且,赵俣十分清楚,赵挺之骨子里跟蔡京一样也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投机者,政治立场灵活,人品不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毫无政治节操。
  
  甚至于,在赵俣看来,赵挺之的人品还不如蔡京。
  
  不过话又说回来,赵挺之到底是能当宰相的人,还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他的履历也很漂亮,单从做事不看做人上,也不是不能考虑。
  
  还有就是,蔡京虽然非常懂钱法改革,但也就是因为他太懂了,让他来搞钱法改革,他肯定会给朝廷搞来不菲的收入,但同时,他也一定会造成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给民众造成更大的压力。
  
  而赵俣之所以想要改革钱法,就是保持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并防止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
  
  这么一看,让保守的赵挺之来搞钱法改革似乎也可以。
  
  至于赵挺之的能力不如蔡京,也好办。
  
  赵俣手上还有赵开和张悫这两个懂经济的人才,完全可以代替蔡京的作用。
  
  再者说,当皇帝的,也不能把鸡蛋全都放在一个篮子中。
  
  随后,旧党大臣纷纷出列保举赵挺之,认为他肯定能胜任钱法改革一事。
  
  赵俣想了想,今天有点太站新党了,不妨给旧党个甜枣吃,省得他们在自己还没准备好之前就狗急跳墙,便对赵挺之说:“爱卿回头来垂拱殿见朕。”
  
  赵挺之大喜,忙一拜在地:“臣领旨谢恩。”
  
  让赵挺之回去之后,早朝继续……
  
  直到这时,蔡京才不着痕迹地看了撬走他工作的赵挺之一眼。他和赵挺之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赵俣已经彻底适应了皇帝这个身份。
  
  目前阶段,赵俣承上启下,发扬了赵煦创造的所有优良传统,他还重用新人,开启改革,他刚毅而不保守,稳健但又敢于创新。
  
  虽然赵俣将来到底能走多远,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但不论是新党,还是旧党,都能看得出来,在赵俣的带领下,赵宋王朝的路正在越走越宽……
  
  ……
  
  散朝后。
  
  李恪非返回家中,看见了他的宝贝女儿——十六岁的李清照。
  
  此刻,李清照躺在庭院中的摇椅上,手持书卷,慵懒着读着一卷《世说新语》。微风吹过,发丝轻扬,她沉浸在书中的世界,时而双眉微蹙,为书中的悲欢离合而感慨;时而嘴角上扬,因精妙的词句而欣喜。
  
  见父亲回来,李清照立即起身,像只快乐的小蝴蝶一样飞了过去。
  
  李清照六岁时随父亲李恪非到东京汴梁城生活,学习文化,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所以才华过人,很快便从文坛崭露头角。
  
  不久前,她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
  
  此时的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就连李清照的师祖苏轼都夸赞李清照有灵性。
  
  李恪非对这个女儿也是特别宠爱,引以为傲。
  
  见李清照跑过来,李恪非板着脸教训道:“都是大姑娘了,还如此毛躁,将来如何嫁人?”
  
  “嫁不出去,便一直陪在爹爹身边,孝顺爹爹。”李清照一点都不怕李恪非,她一脸好奇地问道:“见到陛下了?”
  
  “见到了。”李恪非边往院中走、边说。
  
  ——李恪非刚被调回朝廷任礼部员外郎,今天是他第一次见赵俣。
  
  “如何?”李清照问。
  
  李恪非停下脚步,满脸敬畏地说:“厉害。”
  
  “何讲?”李清照更好奇了。
  
  李恪非看着李清照说:“陛下沉稳有度,进退有节,定夺有理,圣主之姿,我大宋有望中兴矣。”
  
  李清照没想到自己的父亲会给这个小皇帝这么高的评价,这让她对赵俣更好奇了。
  
  眼珠一转,李清照就计上心来,她道:“爹爹,女儿听闻,宫中将举办宫闱科举,此事必由礼部负责,爹爹可有法教女儿一观?”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