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下野(上) (第2/2页)
让文官去前线,这岂不是有违法理、情理、钱理?
张文白见陈融清离开,撇了撇嘴没有再说什么。
一旁的于伯循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变得沉默不语了。
几分钟后,常瑞元走了进来。
“坐,都坐吧。”
“现在局势严重,党内有人主张和谈,对于这个重大的问题,我不能不有所表示。”
扫了众人一眼,常瑞元继续说道:“我已拟好一篇议和的文告,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
随后,常瑞元示意一旁的侍从宣读他写好的文件。
“只要和议无害于”
听完宣读的议和文告,张文白有些感慨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不过有人认同就有人反对,尤其是常瑞元的铁杆。
“这篇文告绝对不能发表,否则后果难以预料,我们决不能和G党议和。”
张文白劝说道:“要保住半壁江山,就决不能再打了。”
汤克勤立刻起身说道:“我是领兵的,只知道大敌当前,军心不可散。”
“我们应该继续贯彻初衷,戡乱到底!”陈融清附和道。
张文白说道:“诸位,都到了现在这个田地,我们是不是应该冷静一下?只有勇于面对现实,才有复兴的希望。”
陈融清立刻反驳道:“现在议和,军心、民心涣散,党国难免覆亡;打,或者可以侥幸取胜。”
“现在是民心不能战,士气不能战,政治经济也不能战,否则我们将会.”
还没等张文白说完,陈融清就打断道:“我们在军事上虽然遭受了挫折,但是并没有失败,我们还有两百万军队,还有大半个中国,特别是还有这一道长江天堑!”
对于陈融清而言,哪怕是多打一天,对他们陈家也是有利。
张文白看着陈融清气的咬牙切齿,守江必守淮,现在淮河都拱手让人了,长江就不可能守得住。
还不等张文白说话,汤克勤又站了起来:“我是个军人,军人只懂得服从,无论打也好,和也好,都应该按照总统的训示办,只要服从领袖的意志,就一定能战胜G党!”
看着越吵越凶的场面,常瑞元拍了拍桌子,然后看向了一旁的李德林:“德林,你对这篇文告有什么看法?”
“我与总统并无不同看法。”
常瑞元假意测试,李德林则是顺水推舟。
这让支持常瑞元的人炸了。
“文告中说,总统个人进退出处决不萦怀,而一唯国民的公意是从。此条有暗示总统隐退之意,必须要删除!”
“隐退谋和,将对人心士气发生重大影响!”
“我反对发表这篇文告,总统不能隐退!”
“总统一旦离去,党国就亡了!”
对于自己众多铁杆的支持,常瑞元还是十分欣慰的。
端起酒杯抿了口红酒后,常瑞元微笑着看向一旁的李德林:“德林兄?有何见教?”
李德林却还是笑着跟刚才一样回答:“我以总统的意见为意见。”
李德林的拒不配合,让常瑞元气的够呛,于是指桑骂槐道:
“现在,党内有的高级将领,唱起了支G的和平论调。”
“为了党国,我自愿下野,但这并不是因为G党,而是因为本党内的某一派系!”
“文告,明天见报!”常瑞元起身就准备离开。
谁知李德林还不放过他:“这五项和平条件,也不知道G党能否接受。”
常瑞元听完更气了,直接拂袖离去。
不过也正如李德林所说,这五项条件,基本就是保持现状不变。
而常瑞元借着和谈的幌子,企图养好伤卷土重来的意图,自然是被看的一清二楚。
新华社立刻用农夫与蛇的故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除恶务尽的道理。
紧接着几天后,新华社又发表了和平谈判八项条件。
听着广播中播出的八项条件,常瑞元表示一条他都接受不了。
毕竟这里面的第一条就是惩办战犯,也就是第一个要收拾他。
唉声叹气了半天,常瑞元又派人去劝说李德林,想让他出面和谈,并表达了愿意隐退的意思。
但李德林也不是第一天认识常瑞元了,深知他历来说话不算话,因此根本就没上当。
“哼!李德林愧对党国!愧对先总理!”
自己的确没有真想退,但你也不能连个场面话都不说吧?
不死心的常瑞元又给华盛顿的梅林打了电话:“夫人,美国现在是什么态度。”
对于常瑞元的询问,梅林有些沮丧:“以前我每次到美国来,他们都把我当做国宾,盛大欢迎。”
“可这次,我只能以马歇尔将军私人好友的身份住在他的家里。”
“我所提的二十亿美元的军火援助,华盛顿一直避而不谈。”
“在我一生中,还从未遇到过如此屈辱,我想,我还是早日回国为好。”
常瑞元强忍着怒意安抚几句后,挂断电话就开始了破口大骂:“娘希匹!这是背叛!”
明明说好支持果党,但现在却避而不见。
一旁的俞良桢小声劝道:“总统,古人云:曲则全,枉则直,全而归之.”
“娘希匹!这次就让李德林得意一下吧。”
“备车,去李德林府邸。”
常瑞元知道李德林也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只能是亲自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