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美炮千门,不敌担架一副 (第1/2页)
就在战士们大快朵颐的休整时,陈成兴他们却并没有时间休息。
好不容易有时间喘口气,二总需要抓紧时间整编部队。
自从淮海战役爆发,G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战果。
但为了每一场胜利,无论是中野还是华野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包括二总在内,部队的伤亡完全可以用惨重来形容。
总队部干部会议上,陈成兴看着下面众人,开口说道:“接连一个月的血战,让我们伤亡的很大。”
“根据你们各支队的战损报告,一线的战士和前线的指挥干部都遭到了巨大损失。”
“有的班、排因为伤亡甚至已经更换了五六次。”
“如此巨大的战损,意味着部队的原有建制几乎被打乱。”
“为了保持充足的战斗力,我打算将各支队进行缩编。”
“与其都保持着十二个步兵营的架子,不如缩编回九个步兵营。”
“这样一来,战斗力会比十二个不满编的步兵营强。”
听到陈成兴打算缩编,下面的郑华、孙迅、秦胜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徐武。
徐武见他们几个又把他推了出来,只能是无奈的站了起来。
“总队长,这个账不对。”
“怎么不对?”
“就拿我的一营来说吧,战前有七百多人,连续的战斗伤亡了七百多人,现在还有七百多人。”
“等会?你会不会算数?”陈成兴有点懵。
七百减七百是怎么等于七百的?
“总队长,我没有算错,这都是常瑞元给我补充的。”
“之前上级不是发布的即俘即补的政策吗。”
“在打仗的时候,那些果军士兵早就成了香饽饽了。”
随后,徐武给陈成兴解释了一下具体情况。
在战役初期转化了大量俘虏兵后,起义战士的良好表现打消了各位首长的顾虑。
尽管只对俘虏做了少量的火线阶级教育,但这些新的起义战士表现出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并不差。
因此俘虏兵一下子就成了所有部队抢着要的香饽饽。
而且俘虏兵的转化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从一开始教育、诉苦、整训,到后来几天就再次加入战场。
而且随着战斗的进行,这个天数也越来越少。
到了最后,直接变成了人是上午俘虏的,冲锋是下午参加的。
昨天还在对着G军打的你死我活的果军士兵,转头就大喊着‘缴枪不杀’朝果党冲了过去。
有的时候,新战士比老战士还要积极。
在单集被俘的黄焕然兵团士兵,在围歼黄陪悟的时候已经产生了战斗英雄,甚至还有的当上了排长。
这让起义战士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在果军,八辈子也没见过大头兵当官啊。
听完徐武的解释,陈成疑惑道:“俘虏怎么这么多?之前不说的全部送到了中野吗?”
就是因为12兵团全都送给了中野,陈成兴才打算临时缩编的。
“这些都是打仗的时候随俘随编的,已经成为了二总战士,总不能把他们挑出来。”
“至于最后俘虏的那些,已经全部送到野司去了。”
陈成兴又跟众人确认了各部兵力并不缺乏后,这才点了点头。
“既然兵力不缺,那编制就不动了,全军立刻抓紧时间整编。”
兵力不缺,不代表建制完善,这么长时间的混战,各部建制早就打乱了。
就在华野、中野抓紧时间休整的时候,包围圈内的果军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起来。
从彭城撤离的时候,为了加快速度,杜光庭集团三十万人连弹药都没有携带太多,粮食就更不用说了。
后勤部门只带了够部队撤到淮河的粮食。
结果常瑞元一份空投手令,直接改变了他们的行军方向。
被华野包围后,仅仅几天时间,大军的粮食就见了底。
就这还是省出孙运良兵团八万人口粮的结果。
不过,虽然已经实质上放弃了杜光庭集团的二十万人,但常瑞元并没有任其自生自灭。
不管是北平战局还是长江方向,都需要杜光庭在中原撑住,发挥出最后的力量。
为了让杜光庭多撑几天,好有时间加固形同虚设的长江防线,常瑞元发动了所有能够起飞的运力。
除了空军的运输机以外,他还特地租用了三家民用航空公司的飞机,开始对杜光庭进行昼夜不停地大规模空运补给。
得益于几百架飞机连续不断的空运,杜光庭集团粮食和弹药尚可维持。
然而好景不长,等到十八号,彭城一带刮起了大风雪。
民航飞机二话不说,直接全部停飞,他们不可能为了点租金把飞机搭进去。
几个民航公司的老板清楚的很,真要是坠毁了,国防部绝对不会赔,哪怕他们背后都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