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分兵之策 (第2/2页)
想到今日所见秦军带着的那些车驾,帐内的匈奴头领们又安心下来,应是车驾中所载的神秘之物给了秦人自信。
那东西莫非也是那位李念公子所制?
究竟是什么?
想起车驾,匈奴头领们心里生起一些古怪的情绪,因为某些车驾中载的是人,秦人竟专程带了人过来观战。
这是自信此战必胜,才会带那些人随军观战,要是不能断定此战必胜,那带人过来观战干啥,看自己是如何战败?
这么一想,头曼等人的心更加安稳,如今不怕秦人自信,就怕秦人不自信,虽然秦人获胜对他们不见得多好,但秦人落败,后果会更加恶劣。
一些匈奴头领又进一步想到,如果秦人真能同时分兵平定东胡、月氏,那秦人的实力比他们原本认为的还要强,他们匈奴只怕要永远跟在秦人之后,为大秦小弟,仰秦人鼻息而存。
转念间,帐内匈奴人的心路历程已是几个起伏,从听闻王贲要分兵时的惊讶惶惑到若有所思,逐渐安稳,再到对秦人的强大感到沉重。
王贲也知道分兵同时对付东胡、月氏,会让匈奴人感到担忧,遂出言解释:“诸位放心,此番分兵是我等深思熟虑后所定,并非轻视东胡、月氏。”
听了王贲话后,头曼等人心里更加安稳,这位大秦名将不是头脑发昏,轻敌狂妄才采取分兵之策,而是相当清醒。
这也意味着不存在秦人坑害他们的可能,秦人的确认为即便分兵,依旧能击败东胡、月氏!
秦人将分兵一事已成定局,不可更改,又一匈奴头领问道:“敢问上将军,我等需要做何事?”
王贲道:“诸位的职责主要是运送粮草,及拦堵溃败后的东胡、月氏军队。此番出兵,我等所带粮草不多,得由诸位提供。”
这次出兵,尽管实质的目的是让大秦打一场威服四夷的立朝之战,但向外总不能说我大秦想揍东胡、月氏一顿,震慑一下周边国邦部族。
因此,对外给出的出兵理由是:东胡、月氏对大秦无礼,且时常欺辱匈奴,大秦身为匈奴兄长,当为弟伸张正义,于是出兵。
大秦是为了给匈奴主持公道才出兵,匈奴作为小弟,当然也得有所表示,这出兵的粮草总不好让大秦自带吧?
头曼点头道:“上将军是为我等率军征讨东胡、月氏,这粮草自当由我等提供。上将军尽管放心,保证粮草充足,让大秦天兵皆吃好喝好!”
就算砸锅卖铁,让平民和奴隶吃土,也得保证让秦军吃饱喝足。
得到头曼保证,王贲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东胡、月氏人以骑兵为主,一旦溃败,定会舍弃部族逃亡,便需诸位在此时拦堵,勿使其等走脱,此战得胜后,东胡、月氏的财货由诸位先取。”
虽然已得椒离、陈平告知,此战胜后,由他们先取财货,但现在听到王贲亲口承诺,头曼等人还是心生喜悦。
由不得他们不高兴,东胡、月氏家业都不小,就算到时将最好的财货美人留给大秦老大哥,但剩下的也足够他们吃得满嘴流油。
帮他们打仗,还让他们先选财货,大秦真是模范好大哥!
但心里巴不得立刻答应,嘴上却不能这么说,头曼假装辞让道:“上将军,此事万万不可!”
王贲道:“有何不可?”
头曼正色解释道:“此战如能得胜,皆赖大秦兄长相助,理当大秦兄长先选财货,如何能让我等先选?万万不可!”
王贲道:“单于此言差矣,大秦虽出兵,然此战粮草供给却是诸位提供,常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诸位供给粮草之功不比出兵交战之功逊色,且还有多处须依仗诸位。单于又岂能认为诸位之功逊于大秦?再者……”
王贲有意停顿了下,看了眼头曼等人,方才继续:“我曾听闻东胡、月氏常欺辱诸位,自诸位这敲诈宝马,勒索美人。东胡、月氏实欠诸位多矣!”
“大秦身为兄长,此番兴师正是为诸位主持公道,助诸位夺回本属于诸位之物,岂好先取?若传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大秦为了东胡、月氏财货,方才兴师。”
王贲话都说到这份上,头曼知道再假装辞让,那就是不给大秦面子,破坏大秦和匈奴兄友弟恭的和谐局面。
顺着王贲给的台阶,头曼果断顺滑地下了,他起身向王贲一礼:“大秦大恩,头曼永世难忘,愿大秦、匈奴永世交好!”
不用头曼招呼,在头曼这句话后,帐内能看懂形势的匈奴头领赶紧主动起身,而见他们起身,其他匈奴头领也随之而起,齐声道:“愿大秦、匈奴永世交好!”
这属于当前大秦和匈奴之间的政治正确:大秦和匈奴将永远交好,将一直秦友匈恭,和谐友爱下去。
敢说大秦对匈奴有恶意,匈奴会对大秦不利,二者间的关系不可能长久维持,必有一方会被另一方谋害,都是在违背这种政治正确。
王贲自然懂得这种政治正确,正色向头曼回应:“愿大秦、匈奴永世修好!”
听到王贲说出这句话,帐内的秦人也纷纷起身,齐声道:“愿大秦、匈奴永世修好!”
小韩信也随众起身喊着这一句话,他知道这句话是个空谈,但人们似乎就喜欢喊这种不切实际的空谈口号,讲出这话的匈奴单于和王贲师兄,他们自己其实也并不信吧?
不过,匈奴确实会和大秦永世修好下去,等到大秦将匈奴吞并,匈奴作为大秦的一部分,匈奴人都化为秦人,不再分大秦和匈奴,统一为一个“秦”,可不就是一直修好。
如今这种名义上为兄弟之邦的两个国家,很难长久交好,可并为一国,我还是我,你却变成了我,我和我当然能长久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