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 (第2/2页)
如蓬州吴家,他们不但大量吃进铜钱,还大量减少了铁的冶炼量。
且不要说,已经用惯了铜钱的川峡百姓,已经不可能再回头去使用铁钱。
就算他们肯,大量减少的铁产量,也使得重新使用铁钱缺少了基础支撑。
川峡之基——成都,继凉山州之乱后,陷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金钱战争。
“这种情况只要再延续三个月以上,我成都府路必然因为钱荒,产生重大问题。
民生凋弊,物价上涨,百姓衣食无着,经不起风浪的小产业者纷纷倒闭……”
乔贞于经济一道,不算是十分精通,不过毕竟一步步稳扎稳打升上来的官,还是懂得一些的。
乔贞吩咐道:“我成都府路各州、府、县,即刻开始,严厉打击流出劣钱、制造假钱者。”
“趁着消息还未传扬出去,想尽办法,从其他各路以金银兑换铜钱回来。
动作要快,消息一旦传开,就是其他各路,也会化作一群狼,跑来啃我们一口的。”
“还有,此事形成密折,立即呈报朝廷。”
打发走了几名得力手下,乔贞向京城方向眺望了一眼,面上满是苦色。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啊。
曾经在他座下任一厅通判的杨沅,现在已经是他仰望而不可及的燕王、丞相了。
丞相,你谋略西夏时,我老乔做为你的后勤辎重供应者,可是不遗余力啊。
我对你,可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你跟人打架时,能不能顾念一下我这个年近半百的老头子?
别搞我了,好吗?
这时,一位幕客匆匆而至:“抚帅,潼川府路需要我们筹措的粮草数目,以及分批供应的数目已经送过来了,请抚帅批示。”
“好,放在那儿吧,本抚会尽快安排筹措。”
幕客师爷答应一声,放潼川府路的公函放在了乔贞的书案上。
如夫人田甜端着一碗“十全大补汤”进来。
其实乔贞乔老爷的身体还蛮好的,快五十岁的人了,依旧康健俊朗。
只是,田甜夫人正当虎狼之年,自然犹嫌不足。
她听到了乔贞与幕客的这番对话。
眼见得乔贞在幕客走后,拿起那份公函,便压到了一摞公函的下方。
田甜夫人不禁讶然道:“军需大事,老爷不尽快处理吗?”
乔贞微微一笑,摆摆手道:“无需处理。”
田甜夫人将大补汤放在案上,柔声道:“老爷趁热喝了吧。”
乔贞端起汤碗,凑到唇边试了试温度,便小口喝了起来。
田甜好奇地道:“老爷你做事一向谨慎,涉及军需的大事,怎么就不用处理了?”
幕客都是主事者自己私人聘用的,属于绝对的心腹。
饶是如此,一贯谨慎的乔贞,也没在自己幕僚面前透露半点真实想法。
但田氏终究不一样,那是枕边人,而且给他生了大胖儿子的。
乔贞喝下最后一口补汤,接过田甜递来的手帕拭了拭唇角的药渍,这才淡淡一笑,道:
“沈太虚(沈虚中)用不到我成都府路运去的粮草。
运去了,再运回来,劳民伤财。
我成都府路,即将经济大乱,还做这种雪上加霜的事,百姓们还怎么活?”
田甜夫人听的一知半解,一双美眸满是疑惑。
她还是不明白,怎么会运去了,再运回来呢?
……
叙州,深山坳里,利用已经消失的马湖蛮旧寨子改建成石头城的研发基地里,“总工程师”萧千月,近来把火器的研发和生产都交给了几个副手。
他自己带着长子萧焱两个人,在独属于他个人的院子里,足不出户的也不知道在忙活些什么。
“儿啊,把这些拿去烧了。”萧千月翻阅着一堆古籍,头也不抬地吩咐道。
萧千月已经制作了不少泥模、木模,反复揣磨,对比、研究。
用过之后,这些废弃的范模,他都会当场销毁。
墙角堆着一堆陶土粉末,那是泥模被他儿子砸碎了,又用石臼捣成细末儿的。
屋子里还燃着一只炉子,炉中炭火正旺。
萧家大儿把几个木模扔进炭火,便坐在旁边看着,务必要等它们全烧成灰才可以离开。
一只木模仰躺在炭火上,火舌燎着木模上的字迹。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那木模的印玺并不太大,相当于一个小号汉堡包大小。
但上边八个篆书文字,却是一字千钧。
萧焱拿着铁钎子,挑动着那些木模,让它们烧的更快一些,有些困惑地对萧千月道:
“爹,这玩意儿,真能以假乱真么?”
“什么是假?什么是真?”
萧千月抬起头来,似笑非笑:“你以为,孙坚从洛阳城南贫民区的一口枯井里,得到的所谓传国玉玺,就一定真的?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又说的清呢?”
萧千月再度拿起一个木模,端详着,轻轻地道:“儿啊,你爹造了一辈子假。
就这回,它是真的。它一定是真的,也必须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