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1章 乔治城的密谋(改出来了) (第2/2页)
“这个比例,充分考虑了华夏当前的市场规模和发展势头,给予他们和我们相同的最高档次份额。”
“同时,也稳固了传统盟友日本、欧盟和韩国的利益,韩国和独联体则可以作为重要补充。”
“这样,我们的总份额达到10或者至少是8,占据绝对多数和主导权,而华夏被限制在4,最多也不可能超过7,无法形成垄断。”
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这个方案显然更加有操作性。
既给了华夏足够大的蛋糕,让他们有动力坐下来谈判,同时又通过法律化的条约框架,确保己方的长期优势。
“听起来……似乎可行。”弗林议员眼中闪过一丝意动,“给他们一个体面的份额换取长久的规则稳定,比直接对抗的风险小得多。”
钱伯斯议员却依旧有些顾虑:
“想法有吸引力……但关键在于,华夏会接受吗?这等于让他们主动戴上枷锁。”
“而且,谈判过程可能会相当漫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技术发展不会停滞。如果他们拒绝,或者谈判破裂,我们怎么办?仓促启动制裁么?那后果就很难预料了。”
第三位一直沉默的议员艾米丽亚·陈,同样忧心忡忡地开口:
“罗伯特说得对,我的选区里,高通、英伟达、苹果……很多企业的生产线和供应链都深度融入华夏市场……任何可能影响贸易的政策,都会立刻反映在股价和就业数据上,选民们不会轻易答应的。”
场面一时间有些僵持。
支持强硬限制的弗林议员和支持谨慎平衡的钱伯斯、陈议员,立场出现了分歧。
科恩却并不焦躁。
他知道,必须再添一把火。
这时,坐在科恩旁边,一位代表高通公司的游说代表,约翰·卡尔森,清了清嗓子:
“实际上,眼下恰恰有一个千载难逢的窗口期!”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他身上。
“半导体制造行业,正在进行一次历史性的代际跨越——从深紫外(DUV)光源,全面转向极紫外(EUV)光源!”
卡尔森介绍道:
“EUV光刻是制造下一代半导体的唯一可行方案,而这项技术的核心命脉——EUV光源和物镜系统……则完全掌握在我们,还有我们的盟友手中。”
“而华夏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包括他们寄予厚望的华芯国际,具备研发和制造EUV光刻机的能力!”
当说到“华芯国际”时,他特别加重了语气。
“这个代际跨越的窗口期不会太长,大约也就3-5年,如果华夏错过这段时间,那么他们整个产业的竞争力都会受到重大影响,”
科恩立即继续补充,显然早就跟卡尔森对过剧本:
“所以,为了不在这场决定未来的竞赛中彻底掉队落败……我相信,只要我们在谈判中提出的条件相对合理,比如科恩先生刚才展示的份额配比……那么在关键窗口期巨大压力下,对方就会做出实质性让步!”
他看向钱伯斯和陈议员:
“因为他们拖不起!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这番话,直接切中了钱伯斯和陈议员最核心的顾虑——
时间成本、风险可控性、以及是否能快速见效。
他们描绘了一个清晰的图景,即利用EUV这个无可替代的绝对技术优势作为“大棒”,逼迫华夏在短期内接受份额限制的“胡萝卜”。
钱伯斯议员紧锁的眉头,终于缓缓舒展开来。
沉吟片刻之后,目光与陈议员交流了一下,看到对方也微微颔首。
他们当然需要选票,但更不可能彻底得罪这些金主。
能把话说到今天这个份上,就已经差不多了。
“我们会认真考虑,并在党内进行协调。”
钱伯斯顿了顿,语气变得更为郑重:
“当然,这件事关系重大,需要最高层面的战略决策……所以我们也会尽快寻求和白宫方面沟通,争取获得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理解与支持!”
几名游说代表相互对视一番,也都看到了对方脸上的满意表情。
显然,这种谈笑间划分势力范围的事情,非常符合美国人的胃口。
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时那样。
只是还没人意识到。
时代,已经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