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拆一颗行星! (第2/2页)
这些星球物质被切割成了一块块的正方体,每一个正方体的长宽高都是100米。
它们的体积便是一百万立方米,质量约为190万吨左右。
在类似地球的大行星上,要将这一块便重达190万吨的正方体运到太空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这颗星球的重力太低了,重力低不仅导致这些正方体的重量极大降低,还导致太空电梯的运力极大提升。
于是这些正方体便被一块块的拉到了太空之中,暂时丢到了与这颗矮行星相同的环恒星轨道上暂时存放。
在开采大量岩石正方体的同时,李青松也没有放松对水冰的开采。
太空之中,李青松有专门的工业电解飞船负责对这些水冰的处理。
这些水冰先被融化,然后提纯,去除杂质。之后它们便被放到电解池之中,分解成了氢气和氧气。
氧气用于呼吸,氢气则供应到那些同样停留在环绕轨道的巨型核聚变能源飞船之中,然后又通过超导线缆,或者无线输电技术,转移到其余的工业飞船,以及巨量的,工作在行星地表的机械上。
李青松所营造的输电场已经笼罩了整颗矮行星。所有工作在矮星星地表的机械,全部无需接通线缆,也无需自备能源。
只要工作在这一片输电场内,它们便有几乎无限的电力供应。
于是,在神工AI的直接操纵,在克隆体们的决策之下,这颗矮行星之上,那巍峨的高山被直接铲平,纵横的峡谷也渐渐失去了踪迹。
并不是这些峡谷被填平了,而是峡谷两侧的大地被直接挖低了。
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立方体被从星球上切割出来,暂时存放在太空之中,这颗矮行星的半径便不断减小。
此时此刻,它的半径已经降低到了仅有350公里,整体质量缩水了38%!
与之相对的,则是太空之中被李青松凭空造出来了一条小行星带,其中的星体数量高达2000亿颗左右!
因为质量的降低,这颗矮行星的表面重力也进一步降低,从原本的0.24米每二次方秒,降低到了此刻的仅有0.14米每二次方秒,它的逃逸速度也降低到了仅有280米每秒左右,让位于太空之中的李青松的各艘飞船不得不进一步减速,才能继续维持着环绕它运转的局面。
速度要是再快的话,就直接挣脱它的引力飞走了。
时间继续飞速流逝着,转眼间又是二十多年时间过去。
此刻,一条庞大的小行星带已经真正成型。而在那颗矮行星原本所在的地方,则只剩下了一颗呈现出正方体形状,边长仅有十几公里的星体。
这一点“核心”,李青松懒得再去挖了。
体积太小,作业面也小,再说现在小星体数量已经足够,没有继续挖的必要了。
此刻,看着太空之中密密麻麻,总数量达到了5000亿颗的小星体,李青松再度向着天琴座G16星系发送了一道信息。
“电磁生物,你们听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