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章 联席办公 (第2/2页)
王雀儿不再说话,低头翻看起了其他奏疏。
******
午后,又一批奏疏被送到了政事堂。
属官们粗粗扫了一遍,然后分门别类,分置于各处,供四位宰相取阅。
「车师后国废藩置郡后,颇有些骚动,如何处置为妙?」温娇将手中的奏疏递给了梁芬,问道。
「老夫看过了。」梁芬让小史把奏疏传给王丰、王雀儿二人,说道:「令驻军严加防备即可,
无需大动干戈。」
「梁公此议甚妙。」王丰赞道:「有数营精骑弹压,必无大事。不过或可令高昌国尽快派人接手,越早越好。」
「勾连匈奴者,须得明正典刑。」王雀儿补充道。
这一点大家都没意见,于是很快形成了决议,由中书舍人当场草拟诏书,携至门下省审批。
「去岁十月置纪南龙骤府,今人员齐备,右神武卫似可编组。」许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存在感,
王丰晃了晃一份奏疏,说道。
梁芬、王雀儿、温娇三人都没意见,很快通过,将弋阳郡之木陵、白沙、兰溪、安丰郡之零西、庐江郡之霍山、江夏郡之黄城、横尾以及南郡之纪南,总计八府编为右神武卫。
看得出来,左右神武卫诸军府九千六百卫士多位于荆州江北诸郡地域之内,主要任务就是弹压荆州地界。
去年朝廷还在东海郡置纪城,于广陵郡置江都,于东莱郡置莱山,总计三个零散龙骤府。
至此,全国府兵数量已至14万2800人,今年还将继续增设三到四个军府。
在这件事上,政事堂的宰相们不会有任何犹豫,只要农田、部曲足够,看到就通过,然后拨给钱粮、种子、农具、耕牛,丈量田地,将一切办得妥妥帖帖。
原因也很简单,这是今上非常重视的事情,在这件事上不要和他作对,没好果子吃的。
另外,现在太子似乎对府兵的印象也越来越好。邵家父子二人都在推动此事,你阻拦作甚?
「漂渝津去岁返航时失了两艘船,今请横屿船屯拨给新船。」王丰继续说道:「我闻横屿船屯的船只都将拨往石头城,是否还有余裕支援漂渝津?」
「有的。」梁芬轻声说道:「应下此事便可。另需自博陵等郡调发粮豆三十万斛,连同流放犯人,悉数发往乐浪、带方二郡。尽快操办吧,勿要迟疑。」
其他三人心神一凛。
天子给自家长子划拉东西,你就别在这件事上犯傻了,没意义的。
齐王也是个苦命人,被发配到了极远之地,天子心中怎么想的,众人心里都有点数,别拖了,
尽快办理即可。
「江南去岁遭灾,丹阳等五郡请免钱粮若干,而今岁又要打仗,如何处分?」温峤拿出一份奏疏,让小史挨个传阅下去。
王雀儿看完之后,只道:「免就免,稳定人心最重要。只需提前预留出南征林邑所需钱粮即可。」
免的是去年的赋税,而南征动用的是历年的存粮,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办还是能办的。
而在简单商议一番后,四位宰相共同确定了免钱粮的具体范围,尽量减少影响。
意见统一之后,又是当场拟旨,发往门下。
随后还有其他一些事情,皆很快处理完毕。
一直到华灯初上时分,三位政事堂宰相一一梁芬已然回家去了一一才收拾物品,离开了衙署。
王丰、温娇二人才进入政事堂没多久,还处于新鲜兴奋期,尤其是王丰。
他以前不太喜欢太过庞杂的庶务的,但最近却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千劲十足一一庶务也分三六九等的,关系到全天下的庶务就非常带劲了,王丰很卖力。
另外,他还为五原国、定襄郡、凉城国、朔方郡争取到了赈灾粮,盖因去年冬天雪大,诸部冻死了不少牲畜,急需赈济。
温娇则为发配到危须国的犯人争取到了三年免税的权利,甚至还从高昌、龟兹调拨了一批农具、种子过去,同样为西域军民争取到了好处。
而除了这些庶务之外,其实还有几个官员任免。在这件事上,四位宰相没有过多争执,仿佛有默契一般,三两下便敲定了。
王丰卖了个人情的同时,也在默默观察,
他同样有一堆人要安排,他也要经营自己的势力,不然办事都办不好。或许,下一次遇到这种事情,他便可以理直气壮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这就是政事堂,执掌天下权柄的中枢,不好好践行自己的意志,不是白当宰相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