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天狐密箓三重法,形意神起九重关 (第2/2页)
叹了口气,江生识海之中那覆绕青莲的皂黑长剑微微摆动剑身,斩去烦忧恼意,开始静心烹茶。
在开元道君归来之前,这栖云洲江生还要继续待着,正好江生也打算趁这段时间休养下伤势,顺便钻研一番九尾大圣的天狐密箓,以及再把自己的兵刃锻造一番。
火炉之上水已经沸开,撒一把翠茶下去,静看茶汤氤氲,清新晕染,江生满意的点了点头。
且把闲话书云雨,烹茶独坐观天澜。
江生这一坐,一品茶,便是整整一甲子之久。
六十载光阴匆匆而过,这一日,有一方法旨自麓云仙宫之中飘出,落在了麓山脚下值守的栖云洲六大上宗的长老面前。
望着那法旨上的意思,这个法相境的长老不敢怠慢,当即腾空出了寝宫:“真君法旨降下,麓山方圆三百万里解严,生人没入!”
霎时间,一位位化神大修士纷纷出了各自寝宫向四面八方传令而去。
不消三日,麓山方圆三百万里被修士解严,麓山再度化作一片清净之地。
而在麓山之巅,麓云仙宫的朱栏悬廊之上,江生默默望着麓山,望着那两条被他特意安置在南北,如阴阳环绕一般的两条灵脉,缓缓呼出一口气来。
那一口气离了江生的体,顷刻之间好似得了灵一般竟是招摇着向上空飘去,眼看就要化出某种形体,却又在瞬间破碎开来。
而江生却是不曾在乎那一口气,眺望东方大日,观金紫之虹。
“玄门上境曰太乙,破虚洞真是为玄。”
“阴虚阳实真炼假,摒天弃地不染尘。”
说着,江生负手行于悬廊云台之上,但见云海浩荡,天光照耀之下,浩渺云海泛起粼粼金光;但听清风徐徐,天清地彻,风动如萧净起周天青萍。
“气与精合性生命,清浊自洽化太乙。”
“水火最是无情道,风雷亦催念苍茫。”
“无相无影虚化象,形意神上见枢机。”
一时间,郎朗道音自麓山云宫而起,广传三百万里天地。
在这三百万里山川间值守的各宗弟子,六宗长老们,恍惚之间听得道音,一个个抬头望去,但见周天云彻风清,天光朗照,竟是觉灵台清明,道心澄澈,好似被洗涤心境,重返少年。
伴随着郎朗道音之声,江生转身潇洒步入麓云仙宫之中。
宫门紧闭,与外隔绝。
香炉随云鹤,青灯伴蒲团。
麓云仙宫之中,但见一方方青灯烛盏放出摇曳之光,一座座云鹤香炉腾起袅袅青烟。
在那重重山水之象的屏风画壁之间,八重轻纱幔帐笼罩之内,一汪青萍莲池之中,蒲团如飘羽一般浮于莲池水面,承载着那青冠玄袍的道人。
画栋金梁,朱栏玄光,穹顶映彻周天星辉,玉石氤氲三玄清净。
江生盘坐蒲团之上,手捧一方青丘湘竹卷,静静地看着。
青丘自是物宝天华之地,青丘狐族也喜风华,各处俱是雍容华贵,红枫成林,白樱如海,苍松翠柏,飞瀑流泉好似仙家盛景。
然而青丘狐族最喜爱的,还是湘竹。
湘竹乃是青丘特产,为仙木,其竹笔直且翠,缀点点墨痕,据说乃是不知多久远之前的某位上神留下之遗物。
那位上神名号为湘,因此为湘竹。
湘竹坚韧,万年不腐,其性通灵,可载道真,因此被青丘广泛栽培,充当记载重要事务的竹简之用。
在青丘最为神秘的首丘,那位九尾大圣闭关之处周围便可见成片的湘竹林。
江生捧着的这卷湘竹,上面原本并没有文字,是江生和林凡入首丘秘境,观九尾大圣的天狐密箓后有感,才从青丘宝库里取了数卷湘竹简来,自己镌刻感悟。
“句容东华尊主,惑心幻轮九尾大圣,修东华长青之术,习惑天幻命之法,彰木之青华,握命理轮回,故为持道之尊.”
“然,东华有长青,万年不同命,惑天幻规理,难逃混沌寂;惑天幻命者,终被天命所惑,光阴长河亦难载赴死之人。”
“吾之修行,不可尽学先贤,当辟己之始,行而上玄。”
“灾劫之道,已有前人行至,步入此道,故可踏足合体,却难攀极境。”
“吾行三化五行之妙法,掌阴阳劫灭之神通;风雷水火,三灾劫灭尽在一心一念,以三相三灾之化,通五行五难之术,持之灾劫,用之因果,观之命理,法之阴阳,可谓自身之法基。”
“此之道,暂可曰之.”
“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