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你就是天下第一忠臣!收拾门神,我们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第2/2页)
“回禀大王,当日子桓公子听闻孟津失陷,知晓我们已中了那萧和的奸计,本欲助郝昭死守洛阳,以待大王援军。”
“只是子桓公子想天子也在洛阳,倘若洛阳有失,天子必会落入刘备之手,于是权衡再三,只得护送天子出城,欲往五社津过河退往河内。”
“谁料半道之上被楚军截击,天子突然发难刺伤了子桓公子,趁机跳下了御辇。”
“臣事后打听方得知,天子死在了楚军刀锋之下,臣只得护送子桓公子过河…”
司马懿便将事先酝酿好的说词,绘声绘色的道了出来,顺便又将萧和派兵往河内,灭他司马氏一族所为,亦是满腔悲愤的讲出。
“臣父兄族人被灭,本该在温县守灵,却想国难当头,不敢耽误了军国大事,遂安排人送子桓公子往邺城治伤,臣星夜兼程赶来向大王报信。”
“臣叩请大王,讨灭刘备萧和主臣,为天子报仇雪恨,为臣死去的族人报仇雪恨啊~~”
司马懿是泪流满面,满腔悲愤,向着曹操深深叩首下去。
曹操原是想责备曹丕和他保护天子不利,听得曹丕为天子所伤,司马懿又被萧和灭族,心中那份埋怨便就此打消。
“刘奂这个吃里扒外,忘恩负义之徒,竟然敢背叛孤!”
“萧和这妖人,没想到如此歹毒,竟敢下如此狠手,尽灭司马公一族!”
曹操是咬牙切齿一通怒骂,尔后俯身一扶司马懿,正色安慰道:
“仲达,那萧和必是因你为孤效力,故才对你司马氏一族下毒手。”
“你司马氏一族,是为我大魏而牺牲,你司马懿乃我大魏第一忠臣,孤必会牢记在心!”
“你放心吧,孤早晚必灭伪楚,誓杀刘备萧和主臣,为天子,为你司马氏一族报仇雪恨!”
司马懿眼眸闪过一道异色。
曹操的反应在他的意料之中,可曹操竟赞他为“大魏第一忠臣”,这就在他的意料之外了。
全族几十口,死的就剩一弟一子,代价不可谓不惨。
不过以全族性命,换回一个“大魏第一忠臣”的评价,似乎也不能算太亏吧…
司马懿眼珠转了几转,遂慨然再拜:
“承蒙大王厚恩,臣定当为大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大王之恩!”
曹操微微点头,显然对司马懿的表态相当满意。
于是他便将司马懿扶起,问道:
“仲达,依你之见,眼前这局面,孤当如何应对?”
司马懿早有准备,不假思索道:
“楚军虽有水军优势,然其运送粮草的船只,毕竟要穿越我兖州腹地。”
“臣以为,大王当调集兵马,于黄河两岸打造船筏,尽可能的袭扰楚军粮船。”
“同时大王当传令大将军,调关陇之兵出潼关,自西面攻打函谷关,大王则率臣等亲自进攻虎牢关。”
“我军数面强攻,那萧贼若久攻洛阳不下,粮道又不通畅,早晚必定撤兵而去。”
“如此,洛阳之围自解。”
司马懿洋洋洒洒献上一道方略。
曹操捋髯点头,脸上阴云稍稍褪散。
“不过,臣此方略的关键,就在于那郝伯道是否能守住洛阳!”
司马懿跟着又补了一句,目光转向了曹仁。
所有人的目光,皆是转向了曹仁。
毕竟这郝昭乃是曹仁举荐,能否守住洛阳,他最有发言权。
曹仁却神色笃定,傲然一拱手:
“大王,臣不会看错,这郝昭于守城之道有过人之能,臣既然敢保举他,就相信他定能守住洛阳!”
眼见曹仁信心十足,曹操再无顾虑,遂是振作精神,喝道:
“既然如此,那就依仲达之计行事。”
“传孤之命,从明日起,给孤日夜猛攻虎牢关!”
众臣慨然领命。
…
洛阳方面,当夏侯惇和曹操对虎牢和函谷关发动猛攻时,楚军的围营已经设好,对洛阳城的围攻即将展开。
萧和却并未第一时间下令攻城,而是于中军大帐内,召集诸将共商破城之策。
“那郝昭不过一无名小卒,我军四面围城强攻,不出五日必破洛阳。”
“洛阳城内守军,不过五千人而已,我军至少六倍于敌,破洛阳还不是易如反掌。”
“不行咱们就大造神雷炮,轰塌洛阳城墙,然后大军一涌而…”
众将是志在必得,言语间对郝昭颇为不屑,对攻下洛阳城也是信心十足。
“诸位。”
萧和却向众人压了压手:
“这个郝昭,可没你们想象的那般不堪,论守城之能,此人可不亚于霍仲邈。”
“尔等若这般轻视他,强攻洛阳,只怕是要磕掉几颗牙不可。”
众将一震,彼此对视,皆是面露奇色。
显然众人没料到,他们的萧太尉,会对郝昭这个小角色,有如此高的评价。
不亚于霍峻!
霍峻是谁,那可是樊城一役,五千人扛住十几万曹军猛攻的门神啊。
一时间,众将亢奋自信的气焰,稍稍冷却了三分,议论也沉寂了下来。
一片沉寂中,一位年轻谋士却出列,拱手道:
“太尉,我以为,我们此番攻取洛阳,当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