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不是我们无能,是萧和太妖啊!刘备:曹贼性命垂危?有这种好事? (第2/2页)
“萧和这个妖人,可恨,可恨啊~~”
曹操是咬牙切齿的捶击竹榻,愤恨之中又透出一丝深深无奈。
司马懿眼珠微微一转,顺势又拱手道:
“仓舒公子此计虽失算,没能提防到那萧和会造出如此神兵利器,令我军遭此挫折,大王也受了伤。”
“不过所幸大王洪福齐天,危难时刻有子桓公子铤身而出,救得大王避过落石的致命一击。”
“由此可见,大王乃天命在身,连上天也在护佑大王啊。”
司马懿洋洋洒洒的吹捧恭维了曹操一番,将坏事强行解释成了喜事。
吹捧曹操是其次,他目的显然是不动声色间,将曹冲献计失利,以及曹丕的舍身救父点出。
意图是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
果不其然。
曹操瞥了曹冲一眼,虽没有开口责怨,眼神中的失望却掩藏不住。
转头再看向曹丕时,他眼中却平添几分欣慰。
“子建呀,当年宛城一役,你大哥为救为父,舍身献马。”
“今日你为救为父,同样奋不顾身,你和你大哥一样,皆是世间少有的孝子。”
“孤甚是欣慰,甚是欣慰呀…”
曹操当着众臣面,对曹丕是一番嘉许。
甚至将他与已故多年的曹昂相提并论。
曹丕心中不禁狂喜。
曹昂是谁,那可是他们的大哥,曹家嫡长子,是曹操最喜爱的儿子,是原本曹家基业无可争议的储君。
曹操将他与曹昂相比,可称得上是莫大的肯定。
这更是代表着,曹操对他的态度,已在悄然之间,发生了质的转变。
曹丕自然是暗自狂喜。
不过在司马懿眼神示意下,曹丕却不敢有丝毫表露,忙是回了一番“这是儿臣份内之事”之类的诚恳之词。
曹丕的诚恳谦逊,令曹操愈加的欣慰,不住的点头。
曹冲却面露惭愧,只得跪伏在地:
“父王,是儿臣失策,没能算出那萧和能造出如此威力强横的投石机。”
“我军落败,父王受此重伤,儿难辞其咎,请父王责罚!”
曹冲也不傻。
这番话看似在请罪,实则是在不着痕迹的提醒,不是我无能,是那萧和太妖了。
曹操叹了口气,拂手道:
“罢了,你已尽利,此役失利也不能全怪你。”
“萧和那妖人,确实是手段层出不穷,莫说是你,孤麾下这么多足智多谋之士,合起来都无人能算到这一节。”
“仓舒,你无需太过自责,起来吧。”
曹冲这才松了口气,默默起身。
“诸位,这土山之计虽失利,这睢阳城孤却仍旧非要攻下不可。”
曹操强打起精神,目光扫向众谋臣:
“你们谁人还有良策,能为孤分忧解难,还不速速道来!”
众臣一时议论纷纷。
睢阳城坚,魏军兵力虽多于楚军,精锐却又不及楚军,纯论战力双方其实旗鼓相当。
这种局面下,强攻睢阳便是自讨苦吃。
而睢阳又有水运之便,后方粮草可经彭城直抵睢阳,中间无需转运。
无粮草转运,他们自然也就没有当年仿效官渡一役,火烧乌巢,靠袭破楚军粮营来致胜的机会。
议来议去,却议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大魏这么多智谋之士,却无一人能为孤分忧吗?”
曹操眼见众臣无计,不由发出一声失望的慨叹。
这一声失望叹息,令众谋士们无不汗颜,皆是羞愧的低下了头。
而作为魏国谋主,此时的程昱自然承受着最大的压力,更是额头冷汗直滚。
眼珠飞转良久,程昱眸中蓦的精光一闪,拱手道:
“大王莫忧,臣以为,我们何不趁今日之败,大王之伤,给刘备来一招将计就计,引蛇出洞!”
…
数日后,睢阳。
楚军上下,尚沉浸在前日一胜的兴奋当中。
满营将士们,都在议论着神雷炮的神威,嘲讽着当日魏军的狼狈。
王帐内。
一场小宴正在进行。
刘备脸上笑容依旧,一边与众臣畅饮,一边共商着下一步的用兵方略。
“大王,依臣之见,我们何不以牙还牙,也修筑土山逼近魏营,以神雷炮居高临下轰之?”
“我神雷炮射程,远高于魏军霹雳车,曹操必奈何不了我们的土山。”
“咱们狂轰他一月,魏军必军心士气崩解,不战自溃也!”
陆逊灵机一动,献上一计。
帐中立时一片沸腾。
张飞一拍案几,兴奋叫道:
“好啊,陆伯言的这个主意好,咱就让曹贼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让他尝尝咱们在他脸上屙屎屙尿是什么滋味!”
众人哈哈大笑。
刘备微微点头,目光笑看向萧和征询意见。
萧和正要开口。
这时,陈到兴冲冲入帐,喜道:
“启禀大王,我斥侯刚传回消息,有部分魏军已经开始陆续拔营北撤。”
“据我斥侯从捉拿住的魏军散卒口中拷问,说是曹贼前日土山一战,被我神雷炮轰成重伤,现下已性命垂危,魏军不得不班师北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