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带兵带将,人心所向 (第2/2页)
正闲聊,连看着的制服都悄悄站近些听得津津有味。
通报的相关领导终于过来,拿起证件反复翻看下终于有点疑惑:“您是不是在外滩五号楼那位企业家,听说就是这么年轻,这个姓很少见的。”
让卫东还有点懊恼,老子名气这么大了吗,勿声勿响啊,怎么还是给传开了:“差不多,喏,这份工作证是五号楼里的东升外贸,对,也在跟你们海关打交道。”
没错,海关大楼就在那排建筑里,算是老字号了,这位在机场负责的海关领导经常在大楼进出,早就听过外滩新贵的八卦了。
顿时热烈:“侬晓得不啦,哦,我们海关也想在蒲东建新大楼,你们在对面那个广告太醒目了!”
让卫东只好配合下:“都是为人民服务嘛,我这边的身份还需要证实吗,主要是联络市里面可能有点不好意思,我们犯错了嘛。”
人家连忙更配合:“没有没有,书籍携带都是可以正常通关的,只是太新太多难免会要确认下,来来来,大家帮帮手搬上行李车,您有名片吗,上个月在内部文件上就看到您名字了。”
让卫东都麻了,不知道又是哪个环节露了相,他是真不愿出头当年猪。
“哦哦,这我名片,没批评什么吧?”
“哪有,提到您大力推动鹏圳码头的发展,支持港口海关工作,更带动了沪海港机的历史性发展……”
让卫东都不得不倒吸口气:“我们都是干好本职工作,没这么大的词儿,那您有空来五号楼坐坐交流,我们外贸公司、船运公司都跟海关不少打交道,这集装箱……您还别说,我们要从鹏圳大力发展集装箱工作,也包含了沪海在内,有需要交流的吗?”
虽然挂着国集集团最大股东的名头,让卫东一天都没想过坐在国字号公司的办公室发号施令。
但这事儿还得干,哪怕从萌芽起,也要点滴张罗。
果然海关,尤其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沪海海关就太懂这个了:“有有有,我给上面领导汇报,尽快组织个工作会议?”
让卫东还得提醒他:“我们是跟外资合营的国际集装箱公司,是商业关系,不是国营的内部部门关系。”
实际上海关就是进出口税务,老同行啊。
沪海在这方面就真的精通,连声说知道知道:“集装箱就是做国际生意,肯定挂在合资企业名下才好办事,您这是大企业家了,我一定联络好了尽快通知您,这几天都在沪海吗?”
让卫东比他更客气的比着杯沿鞠躬告别:“在在在,随时联络这边都能通知我。”
真就是在明眼人看来,这越是客气,回过头才给下属啧啧啧:“怪不得年纪轻轻能做到这么大,我赶紧去打电话……”
于是沪海港机那帮人下午就找到五号楼来了。
刘晓勇他们也骄傲得不行,自家老大既得了人家尊重,又如此谦逊低调,让他们不由自主的都跟着学。
让卫东只开了辆飞虎面包车来,本来就想的四个大老爷们儿坐得宽松些,现在正好载重他们那几箱专业书籍。
带着从国际社区、电子产业园都走马观花看下,这仨恨不得立刻下去工地上班。
让卫东好不容易拉住朝市区走:“半年,又有好多变化跟进度,你们还是先在沪海,把这个设计单位建立起来,全面培养各种人才,我们在沪海、平京的大学生里也有招聘些建筑专业的高材生,你们要担当起政委、指挥长的任务来。”
原因很简单,大学生,尤其是沪海的大学生只要敢往外面派,大概率都不会回来。
这跟文化水平较低的技术员是两回事。
他们觉得自己能出去,是因为自己有能力,人生在世就应该尽可能实现自己的能力,人生拐点是因为让老板的感恩心理无论如何都不会有这仨重。
让卫东不是瞧不起想出去的人,而是他现在急需可用的人手。
刘晓勇他们倒也毫不犹豫的说是,并不在意是不是要去领导大学生,会被学历压制。
三座利用现成的老高楼改建酒店工程,一座外滩建筑加新建现代化大楼的顶级酒店项目,还有对岸日新月异的爱克斯大厦进度。
让三个刚回国的技术员血都要沸腾起来。
嗷嗷叫的要领兵作战!
老耿都看出来这三个家伙可堪大用,二话不说先抢了一个走:“你俩在沪海开公司,小谢先跟我走,卫东不会亏待你们每一个,抓住机会带兵吧。”
让卫东却没想到他这种带将的方式会对这会儿的建筑行业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