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我这只有落地桃子 (第2/2页)
实际上让所有经办参与者的劳动人民都跟着赚了点。
但威力还是主要靠江州日报来呈现。
让卫东没把这报纸瞧上,是因为觉着人家不过是个计划单列市的地方报刊,覆盖面不够。
但在江州地区的渗透率绝对百分百,各单位订报率,尤其是每天还是带几版跟本地相关的民生新闻、街头巷尾消息,比阳光日报这些央报的影响力还大。
破天荒的广告刊登出来,八分钱一斤的柑橘这么便宜吗。
八毛钱一斤的猪肉可能要犹豫下,八分钱的柑橘谁都能买。
简直浩浩荡荡的从全市各区过来光临,顺便看看江景,逛逛码头批发市场,好久没进城,变化真大呀。
现场还能免费试吃?
那边凑了十几个乡,才把四百吨的驳船装得满满当当。
让卫东的手手清做法,是丁海峰他老婆拿食品厂的现金给各乡各大队现场收摘给钱,运输车队,搬运上船也是立刻结清,所有人都干劲十足的所干即所得,积极性超高的同时,也减少了有人做手脚的空间。
驳船出发这边才刊登出广告。
连打三天,还在卸船就被伸长脖子的市民围着了。
搬运工、卖货家属也是天天日结,反过来对搬运公司被民营企业兼并收购,简直拍手称快。
普通群众哪里会想生产资料、国有资产的转移归属,只要端起碗有肉,那就热烈拥护。
每天去新厂那边干活的比例都越来越大,都觉得要是能搬到新厂区那边住宿舍就太好了。
就让卫东没花自己一分钱,已经让所有人搬家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直到大概一周左右把柑橘全都卖光,江州日报再来个答谢总结,一共销售了九十二万四千多斤精确到个位数的三峡柑橘。
其中支付给当地各个乡镇分别多少钱,运输、搬运、销售各个环节多少钱,最后余下七千四百多精确到分,决定捐赠给熊猫保护基地,汇款单也登在广告里。
这次全市有多少万人民群众来参与这个柑橘公益活动,具体到每天是多少人,现场吃了多少柑橘。
感谢大家,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共建美好家园,期待下次柑橘公益活动的展开,感谢江州市、商州市……一大串各种部门单位企业。
这才叫有头有尾。
全市人民才恍然大悟,哎哟,原来这个张飞柑是这么回事呀。
罗列的数据里鸡贼的回避了五分收购,八分卖这个细节,哪怕商业买卖就是低进高出也不去触动有些人的神经。
却用大量故意精确到位的数据让人看得津津乐道。
买了便宜柑橘还做了好事,最后捐赠给大熊猫,上面写的都是全体江州人民,多体面呀。
让卫东也故意等到这事儿搞完,才去市里汇报关于平京办事处的细节。
果然得了一堆欣喜的埋怨:“搞得这么慢,我还以为你把事情搞忘了,这些天忙得很吧,我听说你还参加了洪岩机械厂跟沪海研究所的科工贸项目剪彩仪式,这事儿应该给市里面说一声啊,领导也可以到场表示对你的支持嘛。”
让卫东绝对不是打小报告:“我倒是想,但这种模式也是刚开始搞,而且这事儿不是我主导,万一有隐患出现纰漏,可不是把领导架在这事儿上了,先探探路,出成果了再请领导去肯定成绩不更好。”
这区别就大极了。
别人是巴不得有各级站台帮着狐假虎威,甚至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撑住场面让人忌惮不掉链子。
让卫东却是做好了再奉上落地桃子。
他好歹看了四十年的单位戏码,这关键点还是懂,尤其是自己有实力又无所求,那就尽量做漂亮。
秘书都不得不多看他几眼:“这办事处你怎么说?”
让卫东从老秦那自然是熟稔得很:“他们部队兵站也是属于各大区的办事处单位,到平京也办过事接触过他们的办事处,无非就两个重要职能,对外保持自家跟各单位的关系跑动,资金调拨、项目机会,对内自家人员到平京的衣食住行方便,不至于千里迢迢过去啥都跟出差业务员似的,我们最近有人在沪海又是被偷了几千块,又是掉进黄浦江,狼狈极了。”
江州是个特殊地方,五几年就是直辖市,后来才撤销进了蜀川省,恰恰全国各省允许到平京设立办事处就在这段。
所以江州没这方面的经历设置。
现在计划单列市都是个新鲜事物,这种要不要搞办事处也是两可之间。
真就是这次连续开会多少天,觉得有必要,还给申请同意才允许搞起来。
具体办事的人就知道,这事儿拿去问别的兄弟省要怎么做,依样画葫芦有点怪,因为行政级别差着呢。
跟那些偷偷摸摸去设立办事处的市比,又名正言顺的瞧不上。
所以只能自己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