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末日的火光 (第2/2页)
责任?听到这两个字,刘羡有些无言以对,在目前他扮演的种种人生角色之中,他唯一没有扮演好的,就是父亲的儿子这一角色。但刘羡并不后悔,毕竟是父亲对不起自己在先的。
可这一点如今被阿萝指出来了,刘羡没有办法否认。毕竟,若是对方做错了,自己就跟着做错,那岂不是显得自己跟他是同一类人吗?
在脑海中权衡一二后,刘羡同意说:“好吧,我这就去见他。”
之前说过,荡寇将军府与安乐公府隔得很近,差不多走了一刻钟后,刘羡就回了家门,去拜见父亲。
敲了两下门后,打开帘子,他看见刘恂正靠在卧室的大榻上读书,这真是很稀奇的事情。以往的这个时间,他不该在呼呼大睡吗?此刻刘恂衣带闲散,半坐半躺地靠在榻檐上,头发披散着没有系起,脸上的皱纹也更多了。配合上手中的书卷,看上去颇像位在家养望的名士。
听见敲门声后,刘恂看见是刘羡,不禁吃了一惊。他把手中的《庄子注》放下,颇为仔细地上下打量着刘羡,问道:“听说你在外受伤了,好得差不多了没有?”
刘羡就垂手站在他面前,简短地回答道:“没有什么大碍。”
刘恂见状,也不让他坐,接着说:“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么?”
刘羡本想再追问上次的事情,但想想又算了,就按照妻子的吩咐说:“近来朝局不稳定,我打算和阿萝外出一趟,特意来跟大人您辞别。”
刘恂闻言一惊,他哪能不知道其中的政治含义,吓得立刻坐正了身体。但对上刘羡认真的眼神后,他的心情又渐渐平复下来,然风轻云淡地说道:“那我知道了,你自己多注意,早些回来。”
这倒出乎了刘羡的预料,他还以为父亲会直接向他发火呢,没想到竟然是这样平静的反应。
这倒莫名给刘羡增添了一些倾诉欲,似乎想要证明什么。他犹豫片刻后,对刘恂道:
“大人,您还记得上次的对话吗?”
“嗯?记得,怎么了?”
面对父亲心不在焉的回答,刘羡立直了身子,拱一下手,然后咬着牙承诺说:
“下一次您再见到我,我会证明给您看的……我有这个本事!”
说罢,他也不看刘恂的反应,便自顾自地走了出去。大伯母费秀试图唤他留下来,一齐吃一顿团圆饭再走,但被他婉言谢绝了。
在这个时候,童年和父亲冲突的种种场景涌入脑海,当时的不忿和酸楚丝毫不差得复现在眼前。其实里面有很多事情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让刘羡感觉自己有些孩子气,他随即又想道:
或许,正是因为一直没有得到父亲对自己的爱与承认,才让自己一直咬着牙走到现在的吧。
刘羡不愿意让别人看见自己的失态,便在府外闲逛了小半天。估摸着到黄昏的时候,他情绪彻底平稳,才回到了荡寇将军府。
此时,大部分幕僚都已经出去了,阿萝也按照计划悄然离开,导致府内显得非常冷清。到了深夜的时候,他非常罕见地睡不着,这是他在战场上也没有遇到过的事情。辗转反侧间,便深夜披了衣服出来,坐在亭子里仰望苍穹。
皓月当空,渐渐趋于圆形。而由于已到了晚春,天气微冷而不寒,刘羡呼吸间,深感气息清肃。
月光洁而无暇,柔而不亮。刘羡凝视着一旁池塘边微微泛起的涟漪,聆听这洛阳城内外的呼吸声,不禁心想:这大概就是和平年代的最后一夜了吧。
他知道自己为什么忐忑了:接下来的岁月里,恐怕血流成河都不足以形容世道的残忍。
于是他去后厨取了一壶黄酒,将酒水倒落在池塘里,默默哀悼道:已经死去的,和即将死去的冤魂,请你们安息。
如此,他的心情才恢复平静,回到榻上后,勉强能够安歇了。
次日一早,才过了辰时,突然有人前来拜访刘羡。
原来是孟观之子孟平,此时天刚亮不久。朝晖之下,他一身戎装,腰间佩剑,看上去非常干练,已经不是两年前在北地初见的稚嫩新兵了。
孟观和刘羡的龃龉没有影响到他,恰恰相反,他现在摩拳擦掌,非常兴奋地道:“使君,好久不见啊!您最近还好吗?我听大人说了,今天是捉拿妖后的日子吧!”
原来,孟平从孟观处听说,今日他要和刘羡一起去捉拿贾谧,一时兴奋不已。孟平便向父亲自告奋勇,要参与这件为国除害、利国利民的大事。孟观本想以不安全为由拒绝,奈何孟平死缠烂打,便只好答应了,让他来负责与刘羡联络的事情。
看着孟平跃跃欲试的模样,刘羡有些失笑,他道:“虽然是做大事,却不一定有什么大场面,你别抱什么太大的希望。”
说罢,他也不磨蹭,召集身边的护卫后,就策马出了府门,与孟平直奔城东白马寺而去。桓彝、孙熹与一千卫率就在此处等候,而同时间到场的,还有孟观调来的三百上谷营。
如此多的军士聚集,引得周围的路人议论纷纷,不过并未引起太大的骚乱。毕竟洛阳的禁军调动极为频繁,千人规模的调动虽不小,但基本每个月也有一两次。他们想:或许是哪支禁军到城西出操吧。
见刘羡到来后,孟观也不多言,稍稍清点人数,这些全副武装的甲士就开始行动,朝着西北方向开进。
由于还没到约定的时间,他们并没有直接奔向金谷园,而是在抵达金谷园渠水的源头后,就开始等待和歇息。
时间就如同脚边的流水一般过去,太阳从东边缓缓走到西边。当晚霞的殷红渐渐被墨色渲染,天色逐步陷入阴沉的迷障,一片沉寂中,约定的火光从东边亮起来了。
不知道孙秀是点了多高的柴堆,即使相隔数里,刘羡也能清晰地看到:熊熊火光升起时,洛阳城那沧桑的轮廓随之显现,似乎一切都要燃尽为黑暗。
他转过头,正对上孟观的眼神,两人点点头,不约而同地对部下下令道:“出发!”
甲士们点燃火把,将其高举头上。伴随着洪水漫堤般的甲胄撞击声,以及大地隐隐的颤抖,召唤出一条火龙盘旋在夜空,向着金谷园步步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