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去病(上) (第2/2页)
古时名将可没有出塞奔驰的,大多倚城据守,在山谷平地中跟敌人作战。
他们安营扎寨的时候,可以就地撅土起锅,烹饪饭食,所以常有封城倚山坚守之事。
到了塞外,土是到处都有,可烧火的玩意儿哪里找呢?
牛粪也不是到处都有的啊!
如此吃冷啃硬,肠胃不得被折腾坏了?
肠胃一坏,这身体如何能养好?
廉颇“一饭三遗矢”的典故,距今可还算热乎呢!
刘墉不知道医者所想,只又跑到卫青府上去看望。
他跟卫青聊了聊,拉着好兄弟的手一再表达关切。
完事之后,
刘墉才走出大将军的府门。
登上马车时,他瞄到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
“李敢!”
“你在这里做什么!”
刘墉当即就喊住了对方。
关内侯李敢,
是将军李广的幼子。
在河西、漠北之战中,分别跟随卫青、霍去病杀敌立功,因此封侯。
比起他那位一遇大事,总得出点问题的老父亲,可要好太多了——
在李广自认受辱,悲愤自尽后,
皇帝都没有给他追封为侯呢!
不过,
李敢也因此认为自己父亲受了偌大委屈。
他爹打了一辈子仗,
自己在漠北,也曾追随冠军侯立下赫赫战功,
凭什么皇帝连个死后哀荣都不愿意给呢?
李敢在私下寻思了许久,最后认为这应当是大将军卫青在皇帝面前,进了谗言!
毕竟朝野都知道,
皇帝经常会任性的下达一些命令,而大将军总是“柔媚奉迎”!
这是奸臣呐!
于是,
李敢在卫青家门口徘徊起来,想要趁机为父亲报仇,蒙面殴敌三拳而去。
结果决心刚下,还没有将之落实,就被刘墉给遇见了。
而李敢其人,
生性同他父亲简直一模一样,都容易冲动行事,少有对后续的顾虑。
霍去病在私底下就跟刘墉讲过,“这个家伙可以做个冲锋陷阵的将军,但指挥大军却是不行的。”
刘墉对此,也十分认同。
他一见行踪鬼祟,面容紧绷的李敢,当即就认定这小子心里有鬼!
这家伙的脑子,还不如自己呢!
怎么可能藏得住心里的事情?!
“你是不是想做坏事?”
刘墉跳下马车,走到李敢面前。
而李敢见他语气笃定,也不辩解,梗着脖子就说,“没错!”
“我要替父亲报仇雪耻!”
“你这傻狗!”
刘墉即便有点预料,却也想不到,李敢还真敢对卫青下手!
卫青什么身份?
皇帝为了褒奖他的功劳,特意为他设了“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
家里的孩子尽数封侯!
还是他刘墉的好兄弟!
现在人在家里带着养身体呢,刘墉怎么能让对方,被李敢这憨货缠上?
因此梁王世子大吼一声,扑过去跟李敢打了起来。
随后不久,
大将军府上出来了人,
维持长安和平的官吏也赶到了,
两人都被压着,到皇帝面前诉说缘由去了。
旁边,
缩在墙角阴影中的几个死鬼睁开了自己无神的眼睛,对同样缩着的李信说:
“现在还需要咱们去套你子孙麻袋吗?”
“我觉得大汉皇帝不会放过他的。”
猪宝陛下的偏心,
那可太明显了!
李信对此,只能叹了口气,宣布了放弃。
在殴陵三拳以后,
李信忽然又生出了一点作为祖宗的慈爱,便跑到李氏府邸,想看看后辈之中,是否有可以培养,能在日后名垂千古的。
然后,他就听到了李敢在屋里的自言自语。
这家伙寻思的时候,嘴巴还不闲着,一定要把计划说出来才痛快。
李信听了,心头怒火便更多了。
打了败仗,无非是追究一人的罪过。
现在你想要在长安城这样的地方,去打卫青?
这是奔着抄家去的啊!
这什么脑子?
李信于是放出话去,叫了几个死鬼过来,想要在李敢动手之前,以祖宗的身份,先将之揍一顿,好让他恢复清醒。
如今有了刘墉替打,倒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