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364章:礼物

第364章:礼物

第364章:礼物 (第1/2页)

长安,
  
  志得意满的刘彻陛下接受了秦夏使臣的访问。
  
  只是高兴没有持续多久,
  
  他的好心情就被秦夏两国君主相约称帝的事情给破坏了。
  
  好在掌权日久,
  
  皇帝已经沉稳了很多。
  
  他只是对两国使者说,“见到大汉的威风以后,你们还有与我相较的胆气吗?”
  
  秦使挺直腰板说,“可以相约出兵,在域外比试一下。”
  
  夏使虽然已有“汉强夏弱”的认知,但到底没有抛弃作为一国使臣的骨气。
  
  他对汉帝微微躬身道,“三国的关系,就像一个家里生出的三个兄弟。”
  
  “如今三兄弟各立门户,往来并不密切,那么很多事情,也不好由对方指指点点。”
  
  “如果陛下您想要确立自己作为长兄家主的地位,那还是请您多辛苦一点,展示出自己的能力来。”
  
  国家的繁荣和强大,
  
  除了最根本的军事之外,
  
  还要有足够的文化,繁荣的经济。
  
  尤其,
  
  汉朝占据了最为富饶的中原祖地,如果无法在这些方面超出他们许多的话,
  
  秦夏是不会服气的。
  
  听到这样的话,皇帝不高兴的盯了使者们一阵,然后说,“秦、夏有种,朕很佩服!”
  
  “既然说出这样的话,那之后就不必急着返回了,在大汉多待一些日子,见识一下祖地的风采吧!”
  
  听到这暗含“扣押自己,不准放归”意思的话语,两国的使者没有改变自己淡然的神色。
  
  反正出使一趟,路途艰辛,本就耗时漫长。
  
  能在中原多停留休养,他们也愿意接受。
  
  随后,
  
  按照流程,两国各自呈上了不远万里,带来中原的礼物。
  
  夏国是许多宝石、象牙和香料,以及一些书籍。
  
  “这些书册,一部分是史书,一部分是我夏国学者书写的典籍,还有一部分是佛经。”
  
  关于国家往来之间,互通消息,交换记录的传统,皇帝是知道的。
  
  因为汉朝如今,还有许多战国遗风。
  
  上千年的惯性,并不会因为这不到百年的统治,轻易得到改变。
  
  至于典籍,
  
  则是为了彰显夏国的文化,以示其虽立国域外,仍旧没有辜负先贤的教诲,并将其传下的智慧,得以传承发扬。
  
  皇帝让人接过一看,发现其中文字,的确有不凡之处。
  
  除却在中原早已落寞的墨家思想,仍在夏国有所留存之外,还有许多医家之事。
  
  想来是因夏国水热过众,疫病多发,故而能让医家在那里兴盛。
  
  “那这佛经,又是何等之物?”
  
  皇帝指着其中几本书册询问夏使。
  
  夏使说,“佛教,是我夏国如今兴盛的教派。”
  
  “其虽源于身毒,然传入我国之后,便为佛门众觉者改良,融合为我国文统的一部分。”
  
  皇帝听了,便想起许多年前,张骞第一次出使新夏并返回禀报的内容。
  
  他记得,
  
  当时佛教在夏国的传播,并不广泛。
  
  夏王还会时常派人出去,对比丘众多的寺庙进行调查打压,以防其中僧侣,哄骗民间无知百姓的钱财,并拐走青壮,令其埋头颂经,不事生产,损害国家的根基。
  
  想不到这些年过去,
  
  这些异教之书,竟被夏国视为可以拿出来显摆的东西了。
  
  皇帝心中当即认定:
  
  夏国来日,必然会落于大汉身后!
  
  为此,
  
  他的心情好转了些许。
  
  于是他又看向秦使,询问他的礼物有哪些。
  
  同夏国一样,
  
  秦国为汉朝准备了自己的国史和典籍。
  
  后者的内容中,
  
  则是多有耕田、牧畜,乃至于制器之事。
  
  皇帝见了,便在心里想道:
  
  夏国的文字,颇有浮事虚华之风。
  
  秦国的书册之中,务实较多。
  
  只是由此观之,秦国君臣即便到了域外,也没有太大变化,都在摁着百姓,让其安分做事,不准其多做思考。
  
  这样一来,
  
  即便一时可以同大汉争雄,久了也要因其内里空虚,后继无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