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漠南之战(二合一) (第1/2页)
在一片热烈的期盼中,
卫青率领汉军从定襄走出,打击匈奴。
卫青亲自率领的部队,取得了很好的战果,先后同匈奴人相遇,然后斩杀敌人首级有两万之众。
按照传统的习俗,
卫青让人将这些战果堆积在一起,以为京观,为肥沃草原的土壤,做出了巨大贡献。
只是匈奴人难以接受这样的好意。
他们的生命虽然像青草一样,春生冬没,
但青草在冬雪中枯萎消失后,还有根系扎在泥土里,等待春时的复苏。
匈奴人的头颅如果被割掉了,
又凭什么再长出来一个新的,继续活蹦乱跳呢?
于是,
卫青在草原上的所作所为,让匈他们心生惶恐,一远远望见汉军旗帜便想要逃跑。
汉匈之间的战斗,
最终胜利的结果正不断向着前者倾摇而去。
只是此时的匈奴单于伊稚斜并不甘心这样的结果。
他在年纪上,虽然已经不年轻了,却才当了几年的匈奴首领——
伊稚斜,
是当年围困汉太祖刘邦的冒顿单于的孙子,是老上单于的子嗣。
他出生的时候,冒顿单于的荣光还没有逝去,匈奴人的力量在他父亲手里迎来了鼎盛时期。
那个时候,
匈奴人频繁攻破汉朝的边疆防线,南下其中进行劫掠。
无数的财宝、人口,
都伴随着引弓之民的马蹄,被抢到北方荒芜的草原上,成为单于和他的亲友们,享乐欢快的资粮。
那是多么的美好啊!
伊稚斜无比怀念这样的容光,并且认为这才是属于匈奴人的荣耀。
但渐渐的,
这样的光辉消退了。
南边的汉朝换了新的皇帝,
他的兄长军臣单于也接过了父亲传递来的权柄,成为了匈奴新的首领。
在军臣单于的统治之下,
在汉朝天子不忘耻辱的励精图治之下,
伊稚斜亲眼见到了汉匈力量的变化。
匈奴人南下劫掠的马蹄,跨过长城边境的次数越来越少,
他们从汉人手里抢夺的财宝也越来越少。
甚至在十年前,
军臣单于还轻敌冒进,中了汉人的计策,让自己带去的许多勇士,都留在了那个名为“马邑”的地方。
他狼狈的逃了回来,其身姿被伊稚斜亲眼目睹。
而随后几年到来的消息,便是汉人攻入了匈奴王庭,并将匈奴放牧的河套之地夺走了。
之前懵懂察觉到汉匈关系转变的伊稚斜,这下可以称得上是直面了汉军的冲击。
他因此震惊、惶恐,然后就是生出了强烈的怒火。
汉人凭什么能比草原上的勇士还要强大?
汉人凭什么占据那么多的土地和财宝?
为什么不愿意每年都将美人、财物,乖乖的上供给伟大的匈奴?
敢于反抗,
那汉人,就是有罪的!
至于被汉人击败,仓皇南顾的军臣单于,更是费拉不堪!
就是因为这个无能的首领,
强大的匈奴才会如此堕落!
所以,
当军臣单于死去之后,伊稚斜很快就击败了自己的侄儿,自立为单于。
他雄心勃勃的,想要让匈奴再次伟大。
然后,
他就尴尬的发现,自己拿已经改头换面的汉军,一点办法都没有。
汉人愈发的主动,
每次向匈奴发起的进攻,都越来越深入,让善于骑射的匈奴人完全招架不住。
伊稚斜这个单于,
觉得自己都被汉人那强而有力,能够猛射远射的弓弩,给冲的恶心反胃!
真该死,
汉人怎么这么会射能射!
真该死,
卫青这个汉人将领,怎么这么会打能打!
“那群家伙真是废物!”
“竟然被杀死了这么多勇士!”
“看来我必须出山!”
王帐之中,
伊稚斜在听取了“汉人又将多少匈奴勇士扭头而去”的消息后,目光坚定的说道。
他的手下因此说,“单于,您是要带领我们,亲自迎击卫青的主力军吗?”
“……不。”
伊稚斜听到手下期待的呼唤,下意识的发出拒绝。
然后,
他才端正神色,指天画地的说,“我要亲自率军,去攻打汉人的偏军!”
对上主力,
他可不敢说能直接拿下。
一旦出现意外,
他这单于的宝座坐了才三年,怎么就能忍心让给别人呢?
所以,
他需要一场绝对的胜利!
用汉人的话来说,那便是:
“柿子还得挑,软的捏!”
于是,
伊稚斜率领数万人马,
围堵了一共不过三千人的汉朝前、右两军。
前军将军赵信受困投降,
右军将军苏建突出重围成功跑路。
伊稚斜因此得意的哈哈大笑。
他对着自己面前的收获说,“汉人也不过如此!”
之后,
手下快步走上前,想要向他汇报己方的损失。
结果伊稚斜瞪了他一样,不允许他开口。
这位匈奴单于要一心沉浸在自己刚刚取得的胜利中,
才不要听什么让他难受的坏消息呢!
而当这个消息传到卫青这边时,
虽然心中同样难受,
但卫青并没有唯心的拒绝采纳。
行军作战,
本来就该“斤斤计较”。
毕竟,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哪有不高兴就不去问、不去管的道理?
诸夏君子可没有身毒人那种“我思故我赢”的毛病!
他只是下令把败军之将苏建押送长安,由皇帝处置,然后对照着地图,推演起了匈奴各部接下来的踪迹。
旁边的霍去病跃跃欲试。
他站出来说,“舅舅,让我去吧!”
“我去帮你报仇!”
卫青对他说道,“打仗可不是意气用事。”
“哪有因为一时愤怒,就胡乱下令进攻的?”
不过,
面对外甥的主动请兵,卫青并没有完全拒绝。
他之后又说,“你带着八百骑兵去周边转转,抓几个匈奴舌头过来。”
伊稚斜已经率军出动了,
他需要通过匈奴人的嘴巴,来了解这位单于后续有可能的行动。
“好嘞!”
霍去病高高兴兴的应了,转身就要离去。
“等等!”
卫青看他跳脱欢乐的背影,忽然叫住了他。
他走过去,拍了拍这位年少外甥的肩膀,替他将松松垮垮的垂缨系统好。
“早点回来!”
“不要跑的太远。”
“嗯!”
霍去病重重的点了点头。
他走出去,骑上自己那匹由西域交南国上贡的汗血宝马,然后对着士兵们一挥手。
“走!”
“我带你们立功去!”
八百骑兵于是嗷嗷叫着,跟着霍去病跑了。
刘墉也混入其中,想要追赶上越跑越快的霍去病。
“等等我啊!”
“等等兄弟啊!”
……
霍去病带兵,向来是很直爽的。
他的性格,让他从不搞一些弯弯绕绕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