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208章:论性

第208章:论性

第208章:论性 (第2/2页)

向来也是疼爱的。
  
  所以,面对这两个争夺宠爱的儿子,嬴子楚始终下不了决定。
  
  现在好了,
  
  他的父亲替他做了抉择,嬴子楚也能理直气壮了。
  
  而嬴政表现的,还像当年那样,对他充满了孺慕。
  
  嬴子楚因此,对嬴政更加疼爱了起来。
  
  他遗忘了当年的抛弃,只当这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嬴政也从来不提这个。
  
  他只是更加清楚的知道:
  
  能够最终决定一件事情结果的,只有这个国家的君主!
  
  而当拿回自己应得的地位后,
  
  嬴政主动拜访黑户,向他表达感谢。
  
  他看上去很是恭敬,是个聪慧温顺的孩子。
  
  黑户摆了摆手,毫不在意的说,“我怎么敢自诩对您有恩德呢!”
  
  “我不过是做了常人应该做的事罢了!”
  
  他说完,
  
  还把自己的儿子喊出来,介绍给嬴政。
  
  “这是我愚蠢的小子,比您痴长了两岁,但总是很顽皮。”
  
  “如果您不嫌弃的话,可以跟他玩耍,让他带您熟悉咸阳城的风物。”
  
  嬴政当然不会拒绝。
  
  ……
  
  “秦国的历史,也到了新篇章的时候呢!”
  
  刷了一段进度,然后又从高原上润回来的何博,暗中观察了咸阳城中的变动,随口对身边的死鬼们说道。
  
  死鬼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何博也不解释,只是笑着对死鬼中特殊的那位招手。
  
  “孟子與啊,我这次可是特意带上你的!”
  
  “给我一点面子,可别跟商鞅吵架了!”
  
  孟轲淡淡说道,“明知道我跟独夫民贼相处不来,却还特意将我和他凑在一起,你就是故意的!”
  
  何博摊手,特别无辜的讲道,“你这个摆明了是在污蔑我!”
  
  “我只是不忍心看到你被商鞅抽打啊!”
  
  孟轲去世的时候,
  
  已经很年迈了。
  
  因为常年奔波,
  
  他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死去前更是衰败。
  
  但商鞅死掉的时候,却是可以打得其他死鬼嗷嗷惨叫的年纪。
  
  所以阴间的儒法之争,每每吵到动手的时候,总以儒家惨败而结束。
  
  没办法,
  
  批判的武器,总是比不过武器的批判。
  
  这句后世总结出来的真理名言,放在眼下也十分适用。
  
  各国变法多从法家集权之说,而轻视儒家的仁义、墨家的兼爱,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最近,
  
  双方又争辩起来,
  
  商鞅再次孟轲这个将老朽的后生,摁在地上打。
  
  庄周在旁边悄咪咪的做记录,觉得这场景着实应该列为《杂说》名篇。
  
  而他们所争辩的主题,便是“人性”——
  
  秦国的天命定下后,
  
  很多死鬼都在阴间谈论以后人间的情况。
  
  毕竟阴间是阳世的倒影,活人心思百转,是会对死鬼的生活产生影响的。
  
  谁也不敢保证,
  
  新社会的出现,新习俗的形成,不会波及到自己,让自己跟其他死鬼一样,迎来“阴寿”的尽头。
  
  而学者之间,
  
  大多不关注自己的能否继续存在。
  
  他们更加重视新社会的规则,希望可以从中推测出,新天地的面貌。
  
  可制定规则的,永远是人。
  
  人性是不可捉摸的。
  
  虽然商鞅一再强调,一统天下之后,改变法度是可以,但他本质上,还是习惯“以法治国”。
  
  他说:“法度的好处,已经得到了彰显,以后即便革新,也只要去掉严苛的制度,保留有利于治理的部分,然后人人遵守就好了。”
  
  “而且,天底下的愚人太多了,没有法度的约束和引导,他们哪里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他回复孟轲,“你自己不也曾经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吗?”
  
  “一个正常的国家,怎么可能没有法度呢?”
  
  孟轲就说,“关于法度和道德的争辩,我跟你已经讲过太多次了。”
  
  “我只是想要告诉你,道德是集体生活所总结出来的,是为世人所公认的规则,但法度却可以被一二之人制定。”
  
  “所以,谁违背了道德,世人就要排斥他;但违背了法度,就要有上下的区分了!”
  
  “君主也会有自己的私欲,谁能够保证他不会出尔反尔呢!”
  
  他们于是又争辩起来。
  
  即便此时被鬼神带来阳世采风踏青,也互相拉开了距离,以显示“道不同,不相为谋”。
  
  惠施在旁边摇头说道,“唉!我真是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总这么吵。”
  
  庄周告诉他,“讨论人性,这是人之道的根基啊!”
  
  自孔子提出“仁”这个儒家核心思想后,儒家的道想要继续行下去,就必须解释好“人性”。
  
  不然的话,
  
  谁能知道,什么叫做“仁”呢?
  
  但孔子当时,并不没有明确谈论这个东西。
  
  孟轲身为后一代的大儒,又身处百家争鸣的鼎盛之时,则必须给“人性”做一个定论。
  
  做什么是符合“人性”的,人何以跟野兽相区分呢?
  
  因此,
  
  在和告子的辩论中,孟轲正式提出了“人性善”的理论,用以讲述:
  
  “人”,何以为人。
  
  人之性也,
  
  有恻隐、明羞恶、生恭敬、明是非。
  
  分别对应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这四大道德。
  
  但是孟轲自己也曾说过,“道德”是世人所公认的,而不是人天生便具有的。
  
  人天生是什么样子?
  
  不是天生的东西,也可以称之为“人性”吗?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漏洞。
  
  商鞅便抓着这个漏洞,猛攻孟轲的薄弱处,气的小老头胡子一翘一翘的。
  
  何博想劝他们:
  
  这样吵,是吵不死人的!
  
  结果被儒法双方推到了一边:
  
  你都不是人了,
  
  就不要来谈论“人性”了!
  
  滚到一边的何博,因此惦记上了这件事。
  
  哼!
  
  他不是人,所以不能谈论“人性”,
  
  可别人行啊!
  
  鬼神伸出自己有形的大手,直接把死鬼们一把抓住,然后带到了阳世的兰陵。
  
  他们向着一处走去,正好听到有声音传来——
  
  “老、老师!”
  
  “人、人性是什么……什么东西呢?”
  
  年轻的声音磕磕绊绊的提出问题,然后就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回复他:
  
  “人性,是恶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