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紧急来信:箕关被破,审荣投降? (第2/2页)
“通告邺城所有人员,敢报复审家人,都暂时抓入地牢,等待审判。”
“派出细作潜伏箕关,详细调查清楚审荣状况再做决定。”
“如果审荣不得已投降,虽然难以接受,却也在情理之中。”
“依旧如之前所言,一人犯错,不株连。”
“其他事宜,沮公和参谋部商议决定,无需千里迢迢过问我再决定。”
司马懿说完,吹干墨迹,有些为难地看向张遂道:“兄长,审荣这情况,真的这般处置?”
张遂反问道:“那你以为呢?”
司马懿道:“万一审荣面对着文丑的处境呢?”
张遂吐了口气道:“那也认了。”
“而且,你也说了,是万一。”
“这个世上没有常胜将军,总有人有战败的时候。”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战败将军不投降,只能自刎谢罪。”
“真这样做的话,谁还敢领兵作战?”
司马懿哦了一声。
将信折迭起来,司马懿站起身道:“那,兄长,我把信飞鸽传书出去了?”
张遂嗯了一声。
司马懿这才带着信快速离开。
张遂看着门外的天空,叹息了口气。
当君主果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背叛可能都是家常便饭。
想到文丑在自己面前自刎的场景。
想到审荣及其家人跪倒在自己面前的场景。
张遂双手用力搓了搓脸面。
他想到了一个人——
刘备。
说实话,他心里现在十分不平静,甚至有些愤怒。
自己还是两千年后的人,早已经读过这段时期的史书。
刘备作为这个时代的人,夷陵之战失败后,面对着黄权等人的背叛,他却能接受,还不牵连其他人。
张遂越发有些佩服起刘备的胸襟起来。
老刘家的男人可能在对待女人方面都是人渣。
但是,作为帝王而言,老刘家的男人做得还是都相当不错的。
至少,是自己要学习的楷模。
想到这,张遂从床榻上下来,用匕首在案几上划拉一小节木片,沾着墨水,在左手掌心写上一个“忍”字。
这是小时候读书的时候,读一篇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似乎是《百草书屋》时学习到的。
鲁迅先生在书桌的角落刻上“早”字。
而张遂希望自己能够多忍忍。
这毕竟是汉末乱世。
真碰到怕死的将领选择投降,也无可厚非。
历史上,强如关羽、张辽,也投降过。
接下来的几天,张遂和所有人最后确认了作战部署,大军便开始各自行动起来。
其中高顺的陷陈营和徐荣的飞熊军、司马懿带着一万新军,在出身三郡乌桓的官员做向导的带领下,提前离开易京。
陷陈营赶往白檀。
飞熊军赶往无终。
司马懿的一万新军赶往徐无山。
在张遂带着新军在白登开打后,如果张遂获胜,塌顿溃败,则高顺的陷陈营和徐荣的飞熊军从各自地点驰援,合击塌顿大军,吸引三郡乌桓大军出击。
司马懿的一万新军凿山填壑,从徐无山走小路直奔柳城,拿下这座治所,然后和张遂、陷陈营、飞熊军合击。
如果张遂失败,高顺的陷陈营和徐荣的飞熊军出击原三郡乌桓的治所平岗,吸引东胡人的注意,徐无山的司马懿一万新兵包抄,将刚刚经过大战的东胡人围剿在平岗一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