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70章 早有预谋 (第1/2页)
年后的那段时间,宋思铭曾密集地接受采访,江北省内比较大的媒体,几乎都和宋思铭有过面对面的交流。
而今天,那些媒体,也几乎全部来到现场。
很多记者,都是宋书记见过,能够叫出名字的。
当然,最为熟悉的还是江北日报的庞蓓蓓。
庞蓓蓓是第一个对宋思铭进行公开报道的传统媒体记者,从此,宋思铭才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而后来,通过宋思铭的帮助,庞蓓蓓也在报社,彻底站稳了脚跟,成为新领导面前的红人。
再加上庞蓓蓓的父亲,是前澜沧县委书记庞清河,庞蓓蓓也成了王寨乡和澜沧县的义务宣传员。
不过,今天这个场合,没办法打招呼,也只能是点头致意。
后续的签约过程,非常顺利。
签约完成之后,江北大学和青山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江北大学的主要领导对青山这个城市,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而青山的主要领导,也当着媒体的面,承诺不辜负江北大学师生的期望,一定将江北大学的新校区建设好,
二百多公里外的丹霞。
丹霞市委副书记,市长石宏熙,看着秘书项子墨递上来的手机,脸色铁青。
手机里,正在直播江北大学新校区签约仪式,已经进行到了答记者问环节,提问的是江北都市报记者,回答的是青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秋香。
“不是昌顺和永寿在争吗?”
“怎么青山突然又冒出来了?”
深吸一口气,放下手机,石宏熙问项子墨。
自从知道昌顺和永寿,加入对江北大学新校区的争夺,丹霞便选择了退出,因为,根本争不过。
在那之后,石宏熙也没怎么再关注江北大学新校区的消息。
主要是,无论昌顺,还是永寿,获得江北大学新校区,对于丹霞,都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这两个城市,并不是丹霞的直接竞争对手。
可青山不行。
青山笑到最后,是丹霞最不能接受的。
“我托人打听了一下,昌顺被排除之外,是因为昌顺高新区承诺给江北大学的两千亩土地有问题,其中九百亩已经卖了,而且,这件事被人曝光到网上,说昌顺高新区政府出尔反尔,拍出去的地不作数。”
项子墨把工作做到了前面,已经提前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也是一个秘书的基本素养。
“那永寿呢?”
石宏熙问道。
“永寿是被人举报了,江北大学党委书记是永寿的老书记,江北大学校长和永寿的现任书记是连襟,举报永寿通过裙带关系,拿下江北大学新校区,选永寿的话,教育部的调查组就下来了,所以,永寿也被放弃了。”
项子墨解释道。
“……”
石宏熙都无语了,“为什么我们早没得到这些消息?”
如果提前知道了这些,丹霞肯定会重新加入竞争江北大学的行列,青山很可能就捡不到这个便宜了。
项子墨不敢接茬。
石宏熙其实也知道,这不是项子墨的问题。
他自己都不关注江北大学新校区的事了,项子墨肯定更不关注了,都不关注了,有消息也接收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